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

  • A+
所属分类:国际知产

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
(自2006 年4月1 日起施行)
注:手动修改仓促,错误难免,发现错误请到论坛贴出,以书本为准,谢谢。
第一部分
绪则
第1条
省略词
1.1 省略词的含义
(a)在本细则中,“条约”一词指专利合作条约。
(b)在本细则中,“章”和“条”指条约的特定的“章”或者“条”。
(译者注:在本译文中均加“条约”二字)
第2条
对某些词的释义
2.1 “申请人”
凡使用“申请人”一词时,也应解释为是指申请人的代理人或者其
他代表,除非从规定的措词或者性质,或者从该词的上下文来看,该词
明显表示与此相反的意思,例如特别是在述及申请人的居所或者国籍的
规定中。
2.2 “代理人”
凡使用“代理人”一词时,应解释为是指根据本细则90.1指定的代
理人,除非从规定的措词或者性质,或者从该词的上下文来看,该词明
显表示与此相反的意思。
2.2 之二“共同代表”
凡使用“共同代表”一词时,应解释为是指根据本细则90.2被指定
为或者被认为共同代表的申请人。
2.3 “签字”
凡使用“签字”一词时,如果受理局或者主管国际检索单位或者国
际初步审查单位所适用的本国法要求用盖章代替签字,则为该局或者该
单位目的,该词即指盖章。
第二部分
有关条约第I章的细则
第3条
请求书(格式)
3.1 请求书的格式
请求书应填写在印就的表格上或者用计算机打印出来。
3.2 表格的提供
印就的表格应由受理局免费向申请人提供,如果受理局希望的话,
也可由国际局提供。
3.3 清单
(a)请求书应包括一份清单,注明:
(i) 国际申请文件的总页数和国际申请每一部分的页数:请求
书、说明书(分别注明说明书中序列表部分的页数)、权利要
求书、附图、摘要;
(ii) 在适用的情况下,提交的国际申请附有委托书(即委托代理
人或者共同代表的文件)、总委托书的副本、优先权文件、
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序列表、关于缴费的文件或(清单中写明
的)任何其他文件;
(iii) 当摘要公布时,申请人建议连同摘要一起公布的附图中的那
幅图的号码;在例外情况下,申请人可以建议一幅以上的
图。
(b)清单应由申请人填写。如果申请人漏填,则由受理局作必要的注
明,但(a)(iii)中所述的号码不应由受理局指定。
3.4 细节
除本细则3.3另有规定以外,印就的请求书表格的细节和用计算机打
印的请求书的细节应在行政规程中予以规定。
第4条
请求书(内容)
4.1 必要内容和非强制性内容;签字
(a)请求书应包括:
(i) 请求;
(ii) 发明名称;
(iii) 关于申请人和代理人(如有代理人的话)的事项;
(iv) 关于发明人的事项,如果至少有一个指定国的法律要求在
提出国家申请时应提供发明人的姓名。
(b)在适用情况下,请求书还应包括:
(i)至(iv)[无变化]
(v)主专利申请或者主专利的说明;
(vi)申请人选择的主管国际检索单位的说明。
(c)请求书可以包括:
(i) 关于发明人的事项,如果任何指定国的法律都不要求申请
人在提出国家申请时提供发明人的姓名;
(ii) 要求受理局准备和将优先权文件送交国际局的请求,如果
作为优先权根据的申请是向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提出而
后者又是受理局时;
(iii) 本细则4.17规定的声明。
(d)请求书应签字。
4.2 请求
请求的大意如下,并最好这样措词:“下列签字人请求按照专利合
作条约的规定处理本国际申请”。
4.3 发明的名称
发明的名称应该简短(用英语或者译成英语时,最好是二至七个词)
和明确。
4.4 姓名、名称和地址
(a)自然人的姓名应写明其姓和名字,姓应写在名字之前。
(b)法人的名称应写明其正式全称。
(c)地址的写法应符合能按所写明的地址迅速邮递的通常要求,无论
如何它应包括所有有关的行政区划名称,直到包括门牌号,如果有门牌
号的话。如果指定国的本国法并不要求写明门牌号,则不写明门牌号在
该国不产生影响。为了能和申请人迅速通讯,建议写明申请人或者代理
人或者共同代表(如果有代理人或者共同代表)的电传、电话和传真号
码,或者进行其他类似通讯的有关数据。
(d)每一个申请人、发明人或者代理人只应写明一个地址,但在未指
定代理人代表申请人或者在申请人不止一个时代表所有申请人的情形,
申请人或者在申请人不止一个时申请人的共同代表,除在请求书中写明
任何其他地址以外,可以写明一个送达通知的地址。
4.5 申请人
(a) 请求书应写明申请人的:
(i) 姓名或名称,
(ii) 地址,
(iii) 国籍和居所,或
如有几个申请人,则应写明每个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国籍和居
所。
(b)申请人的国籍应写明他是其国民的那个国家的名称。
(c)申请人的居所应写明他是其居民的那个国家的名称。
(d)对不同的指定国,请求书可以写明不同的申请人。在这种情况下,
请求书应写明每一个指定国或者每组指定国的申请人。
(e)申请人向作为受理局的国家局注册的,请求书可以指明申请人注
册时的注册号或其他说明。
4.6 发明人
(a)在适用本细则4.1(a)(v)或者(c)(i)的情况下,请求书应写明发明人
的姓名和地址。如有几个发明人,则应写明每一个发明人的姓名和地址。
(b)如果申请人即发明人,请求书应包括一项关于申请人即发明人的
说明,以代替(a)所述的内容。
(c)当指定国的本国法对发明人的要求不一样时,对不同的指定国,
请求书可以写明不同的发明人。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一个指定国或者对
每组指定国,请求书应有一个单独的说明,说明某特定人或者某同一人
被认为是发明人,或者某几个特定人或者某几个相同的人被认为是发明
人。
4.7 代理人
(a)如已委托了代理人,请求书应如实写明,并说明该代理人的姓名
或者名称和地址。
(b)代理人向作为受理局的国家局注册的,请求书可以指明代理人注
册时的注册号或其他说明。
4.8 共同代表
如已委托了共同代表,请求书应如实写明。
4.9 国家的指定,保护类型,国家和地区专利
(a) 请求书的提交意味着:
(i) 指定在国际申请日时受条约约束的所有成员国;
(ii) 该国际申请对条约第43和44条适用的所有指定国,要求获
得通过对该国的指定可以获得的所有保护类型。
(iii) 该国际申请对条约第45条(1)适用的所有指定国,要求获得
地区专利和国家专利,除非条约第45条(2)适用。
(b) 尽管有(a)(i)的规定,如果在2002 年10月1日,某成员国的国内法
规定:指定该国并要求在该国某有效在先国家申请的优先权的国际申请
有相当于使该在先国家申请撤回的效果,即应导致该国内在先申请停止
有效,则只要该国国内法继续这样规定,任何请求书中都可以包含一项
未指定该国的说明,条件是该指定局应在2003 年1月1日之前通知国际局
此款规定适用于该国。国际局应当将收到的信息迅速在公报上公布。
4.10 优先权要求1
(a)条约第8条(1)所述的声明(“优先权要求”),可以要求一个或多个
在或者为任何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员国或者在或者为不是该公约
成员国的任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提交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任何优先权
要求,除本细则26之二.1规定之外,应写在请求书中;它应包括要求享受
在先申请的优先权的声明,并应写明:
(i) 在先申请的提交日期;该日期在国际申请日前12个月之内;
(ii) 在先申请的申请号;
(iii) 如果在先申请是国家申请,受理该申请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
公约缔约国的名称或者不是该公约成员的任何世界贸易组
织成员的名称;
(iv) 如果在先申请是地区申请,依据适用的地区专利条约有权授
予地区专利的组织;
(v) 如果在先申请是国际申请,受理该申请的受理局。
(b)除了应有(a)(iv)或(v)要求的说明外:
(i) 如果在先申请是地区申请或国际申请,优先权要求可以指明
该在先申请是为其提出的一个或多个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
约缔约国;
(ii) 如果在先申请是地区申请,而且该地区专利条约缔约国至少
有一个既不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缔约国,也不是世界
贸易组织的成员,则优先权要求应至少指明该在先申请是为
其提出的至少一个该公约缔约国或者一个世界贸易组织成
员。
(c)为(a)和(b)的目的,条约第2条(vi)的规定不应适用。
(d)如果在1999年9月29日,于20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修改后(a)和
(b)规定与某一指定局适用的国内法不符,只要该修改后的规定与其国
1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1。
内法继续不符,有效至1999 年12月31日的上述两规定将继续在该日后适
用于该指定局。但该局应当在1999 年10月31日之前通知国际局,国际局
收到有关信息后应当迅速在公报上公布。
4.11 对在先检索、继续或部分继续申请、主申请或主权利的说明
(a)如果
(i) 已经按照条约第15 条(5) 的规定请求对申请进行国际检索
或者国际式检索,
(ii) 申请人希望国际检索单位的国际检索报告全部或者部分基
于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的检索结果之上,而不是基于国
际检索或者国际式检索,并该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是该
国际申请的主管国际检索单位,
(iii) 申请人意图按照本细则49 之二.1(a)或(b)表明其希望其国际
申请在任一指定国作为增补专利、增补证书、增补发明人
证书或者增补实用证书的申请;或
(iv) 申请人意图按照本细则49 之二.1(d) 表明其希望其国际申请
在任一指定国作为一项在先申请的继续申请或者部分继续
申请,
请求书应如此说明,并根据情况指明对其已经进行了在先检索的申请或
指明该在先检索,或者指明相关的主申请或主专利或其他主权利。
(b)在请求书中包含(a)(iii)或(iv)的说明不应影响本细则4.9 的适用。
4.12、4.13 和4.14 [删除]
4.14 之二国际检索单位的选择
如果对国际申请的检索有两个或者多个主管的国际检索单位,申请人应当在请求书中写明其所选择的国际检索单位。
4.15 签字
(a)除(b)另有规定外,请求书应由申请人签字,如有多个申请人时,
应由所有申请人签字。
(b)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提出的国际申请中指定的国家的
本国法要求本国申请应由发明人提出,并且身为发明人的向该指定国申
请的申请人拒绝在请求书上签字或者经相当努力后不能被找到或者联
系上,该请求书不必由该申请人签字,只要至少一个申请人已在该请求
书上签了字,并且提交了令受理局满意的解释缺少有关签字的说明。
4.16 某些词的音译或者意译
(a)任何姓名、名称或者地址,如果是用拉丁字母以外的文字写的,
还应该用拉丁字母通过音译,或者通过意译译成英语来表示。申请人应
决定哪些词用音译,哪些词用意译。
(b)任何国家的名称用拉丁字母以外的文字书写的,还应用英语表
明。
4.17 本细则51 之二.1(a)(i)至(v)所述国家要求的声明
为一个或多个指定国中适用的国家法的目的,请求书可以包括下述
一项或多项按照行政规程规定的方式撰写的声明:
(i) 本细则51之二.1(a)(i)所述发明人身份的声明;
(ii) 本细则51之二.1(a)(ii)所述申请人在国际申请日有权申请并
被授予专利的声明;
(iii) 本细则51之二.1(a)(iii)所述申请人在国际申请日时有权要求
该在先申请的优先权的声明;
(iv) 本细则51之二.1(a)(iv)所述应按照行政规程规定的方式签字
的发明人资格的声明;
(v) 本细则51之二.1(a)(v)所述不影响新颖性的公开或缺乏新颖
性的例外的声明。
4.18 附加事项
(a)请求书中不得包括本细则4.1至4.17 规定以外的事项,附非行政规
程允许在请求书中包括该规程所规定的任何其他附加事项。但行政规程
不得强制要求在请求书中包括这些其他附加事项。
(b)如果请求中包含有本细则4.1至4.17 规定以外的事项,或者包含有
按(a)规定由行政规程允许以外的事项,受理局应依职权删去这些附加
的事项。
第5条
说明书
5.1 撰写说明书的方式
(a)说明书应首先说明发明名称,该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发明名称相
同,并应:
(i) 说明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
(ii) 指出就申请人所知,对发明的理解、检索和审查有用的背
景技术,最好应列出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iii) 将要求保护的发明予以公开,其说明应使人能理解该技术
问题(即使没有这样明确指明也行)及其解决方案,如果具有
有利的效果,应该对照现有技术说明该发明的有利效果;
(iv) 如果有附图,简略地说明附图中的各幅图;
(v) 至少说明申请人认为实施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最佳方式;在
适当的情况下,应举例说明,如果有附图的话,还应参照
附图;如果指定国的国内法并不要求说明最佳实施方式,
而满足于提供任何一种实施方式(不论这是否认为最佳),则
不提供所知的最佳实施方式在该国并不产生影响;
(vi) 如果从发明的说明或者性质不能明显看出该发明能在工业
上利用的方法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应明确指出这种方法;
如果该发明只能被使用,则应明确指出该使用的方法。这
里的“工业”一词应如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那样,
作最广义的理解。
(b) 上面(a)中规定的撰写方式和顺序应予遵守,除非由于发明的性
质,用不同的方式或者不同的顺序撰写说明书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发明,
并能节约说明书的篇幅。
(c)除(b)另有规定外,(a)中所述的每一部分之前最好按照行政规程
的建议加上合适的标题。
5.2 核苷酸和/或者氨基酸序列的公开
(a)如果国际申请包含一个或多个核苷酸和/或者氨基酸序列的公
开,说明书应包括符合行政规程规定的标准的序列表,并按照该标准将
其作为说明书的单独部分提交。
(b)如果说明书序列表部分含有行政规程规定的标准中的自由内容,
则该自由内容也应用撰写说明书所用的语言写入说明书的主要部分内。
第6条
权利要求书
6.1 权利要求的数目和编号
(a)考虑到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性质,权利要求的数目应适当。
(b)如果有几项权利要求,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c)在修改权利要求时,编号的方法应按行政规程的规定办理。
6.2 引用国际申请的其他部分
(a)权利要求在说明发明的技术特征时,除非绝对必要,不得依赖引
用说明书或者附图,特别是不得依赖这样的引用:“如说明书第……部
分所述”,或者“如附图第……图所示”。
(b)如果国际申请有附图,在权利要求提到的技术特征后面最好加上
涉及这种特征的引用标记。在使用引用标记时,最好放在括号内,如果
加上引用标记并不特别能使人更快地理解权利要求,就不应加引用标
记。指定局为了公布申请可以删去这些引用标记。
6.3 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
(a) 请求保护的主题应以发明的技术特征来确定。
(b) 在适当的情况下,权利要求应包括:
(i) 陈述部分,指明对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所必要的技术特征,
但这些技术特征的结合是现有技术的一部分。
(ii) 特征部分:开头使用“其特征是”,“其特征在于”,“其
改进部分包括”或者其他类似的用语,简洁写明技术特征,
这些特征与(i)中所述的特征一起,是请求保护的技术特征。
(c)如果指定国的本国法并不要求按(b)规定的方式撰写权利要求,则
不采取这种方式撰写权利要求在该国不产生影响,只要其实际采用的撰
写权利要求的方式满足了该国本国法的要求。
6.4 从属权利要求
(a)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权利要求的全部特征的权利要求
(从属形式的权利要求,以下称为“从属权利要求”)应引用,如果可能
应一开始就引用,那个或者那些权利要求,然后写明要求保护的附加特
征。引用一个以上其他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多项从属权利要求)只
能择一地引用那些权利要求。多项从属权利要求不得作为另一多项从属
权利要求的基础。如果作为国际检索单位的国家局的本国法不允许使用
与上述两句话中所说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撰写多项从属权利要求,则未用
该种方式撰写权利要求可能导致按照条约第17条(2)(b)的规定在国际检
索报告中作一说明。如果实际所用的撰写权利要求的方式能满足指定国
本国法的要求,则未用上述方式撰写权利要求在该国不产生任何影响。
(b)任何从属权利要求应解释为包含其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中的所有
限制,如果该从属权利要求是一多项从属权利要求,则应解释为包含其
所特指的权利要求中的所有限制。
(c)所有引用前一项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以及所有引用前几项
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都应尽可能用最切实可行的方式归并在一
起。
6.5 实用新型
申请人依据国际申请,请求指定国授予实用新型的,只要国际申请
的处理已在该国开始,关于本细则6.1至6.4的规定的事项,该指定国可
以适用该国国内法关于实用新型的规定,而不适用本细则上述的规定,
但应允许申请人自条约第22条规定的期限届满日起至少有两个月的时
间,以便使其申请适应该国国内法的要求。
第7条
附图
7.1 流程图和图表
流程图和图表应认为是附图。
7.2 期限
条约第7条(2)(ii)所述的期限,按照案件的具体情况应该适当,但无
论如何不能比按照该规定发出书面通知要求申请人提交附图或者补充
附图之日起两个月的期限更短。
第8条
摘要
8.1 摘要的内容和格式
(a)摘要应包括下述各项:
(i) 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任何附图中所包含的公开内容的概
要;概要应写明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并应撰写得使人能
清楚地理解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发明解决该问题的方
案的要点以及发明的主要用途;
(ii) 在适用的情况下,国际申请包括的所有各种公式中最能表
示发明特征的化学公式。
(b)摘要应在公开的限度内写得尽可能简洁(用英语或者翻译成英语
后最好是50至150个词)。
(c)摘要不得包含对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所谓优点或者价值,或者属于
推测性的应用的说明。
(d)摘要中提到的每一主要技术特征并在国际申请的附图中说明的,
应在特征之后加引用标记,放在括弧内。
8.2 图
(a)如果申请人未按本细则3.3(a)(iii) 的规定作出说明,或者如果国际
检索单位认为在所有附图中,在申请人所建议的图以外,有一幅或者几
幅图能更好地表示发明的特征,除(b)另有规定外,该单位应指明该图
应于国际局公布摘要时与摘要一起公布。在这种情况下,摘要就应包括
国际检索单位所指明的图。否则,除(b)另有规定外,摘要应包括申请
人所建议的图。
(b)如果国际单位认为附图中没有任何图对于理解摘要有用,该单位
应将此事通知国际局。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局公布摘要时,尽管申请人
已按照本细则3.3(a)(iii) 的规定提出了建议,也不应包括附图中的任何一
个图。
8.3 撰写时的指导原则
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使其成为在特定技术方面进行检索的有效查阅
工具,尤其应帮助科学家、工程师或者研究人员作出决定是否需要参阅
国际申请本身。
第9条
不得使用的词语
9.1 定义
国际申请中不应包括:
(i) 违反道德的用语和附图;
(ii) 违反公共秩序的用语和附图;
(iii) 贬低申请人以外任何特定人的产品或者方法的说法,或者
贬低任何这样的人的申请或者专利的优点或者有效性的说
法(仅仅与现有技术作比较本身不应认为是贬低行为);
(iv) 根据情况明显是无关或者不必要的说明或者其他事项。
9.2 发现不符合规定
受理局和国际检索单位可能会注意到申请与本细则9.1的规定不符,
并可以建议申请人自愿对其国际申请作相应修改。如果受理局注意到了
上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该局应通知主管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局。如果
国际检索单位注意到了上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该单位应通知受理局和
国际局。
9.3 与条约第21 条(6)的关系
条约第21条(6)中所指的“贬低性陈述”,应具有本细则9.1(iii) 所规
定的含义。
第10条
术语和标记
10.1 术语和标记
(a)计量单位应用公制表示,或者,如果首先用其他方式表示,也应
加注公制单位。
(b)温度应用摄氏的度数表示,或者,如果用其他方式表示,也应加
注摄氏度数。
(c)[删除]
(d)对于热、能、光、声和磁的表示,以及数学公式和电的单位的表
示,应遵循国际通用的规则;对于化学公式,应使用一般采用的符号、
原子量和分子式表示。
(e)总的来说,只应使用在有关技术领域里一般公认的技术术语、标
记和符号。
(f)在国际申请或者其译文是用汉语、英语或者日语书写时,任何小
数的开始应标有圆点,国际申请或者其译文是用汉语、英语或者日语以
外的语言书写时,任何小数的开始则应标有逗号。
10.2 一致性
术语和标记在整个国际申请中应前后一致。
第11 条
国际申请的形式要求
11.1 副本的份数
(a)除(b)另有规定以外,国际申请和清单(本细则3.3(a)(ii))中列举的
每一项文件都应提交一份。
(b) 任何受理局可以要求国际申请以及清单(本细则3.3(a)(ii))中列举
的文件,除费用收据或者缴费支票以外,各提交二份或者三份。在这种
情况下,受理局应负责核实第二和第三副本与原登记本的一致性。
11.2 适于复制
(a)递交的国际申请的各个组成部分(即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
书、附图和摘要),都应容许用摄影、静电方法、照相胶印和摄制缩微
胶卷等方法直接复制任何数目的副本。
(b)所有的纸张都应无折痕和裂纹;不得折叠。
(c)每张纸应单面使用。
(d)除了本细则11.10(d)和11.3(j)另有规定以外,每张纸应直立使用
(即短的两边在上方和下方)。
11.3 使用的材料
国际申请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应写在柔韧、坚牢、洁白、平滑、无光
和耐久的纸上。
11.4 单独用纸等
(a)国际申请的各个组成部分(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
摘要)都应另起一页。
(b)国际申请的所有纸张应连接得易于翻阅,和易于分开以及分开复
制后易于重新合在一起。
11.5 纸张的规格
纸张的规格应采用A4型(29.7 厘米×21厘米)。但是,任何受理局可
以接受用其他规格纸张的国际申请。但是送交国际局的登记本,或者如
果主管国际检索单位有同样要求,送交该单位的检索本,应该用A4规
格的纸张。
11.6 空白边缘
(a)记载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各页的最小空白边缘应如下:
顶部:2厘米
左边:2.5厘米
右边:2厘米
底部:2厘米
(b)上面(a)中所述的空白边缘,建议最大的限度为:
顶部:4厘米
左边:4厘米
右边:3厘米
底部:3厘米
(c)在有绘图的纸上,可以使用的面积不得超过26.2 厘米×17.0 厘米。
在可以使用或者已使用过的图面外面不得带框,其最小的空白边缘应如
下:
顶部:2.5厘米
左边:2.5厘米
右边:1.5厘米
底部:1.0厘米
(d)上面(a)至(c)规定的空白边缘适用于A4型纸,因此即使受理局接
受其他型纸,其A4型纸登记本,以及如果主管国际检索单位也这样要
求的话,其A4型纸检索本,都应按上述规定留出空白边缘。
(e)除(f)和本细则11.8(b) 另有规定外,提出国际申请时,其空白边缘
应是全空白。
(f)顶部空白边缘的左角可以记载申请人的档案号,但该档案号应位
于纸张顶端起1.5cm以内。申请人档案号的字数不应超过行政规程规定
的最大限度。
11.7 纸页的编号
(a)国际申请中的所有纸页都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b)数字应写在纸张顶部或者底部左右居中位置,但不应写在空白边
缘中。
11.8 行的编号
(a)强烈建议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每一页上,每逢第五行注明行
数。
(b)行的号码应写在左边空白边缘的右半部分内。
11.9 文字内容的书写
(a)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应打字或者印刷。
(b)只有图解符号和字体,化学式或者数学式以及汉语和日语中的某
些字,必要时可以手写和描绘。
(c)打字应用1.5的行距。
(d)所有文字内容应采用其大写字母不小于0.21 厘米高的字体,并采
用不易消除的黑色,以符合本细则11.2规定的要求。
(e)就打字的行距和字体的大小而言,(c)和(d)的规定不适用于汉语
和日语书写的文件。
11.10 文字内容中的附图、公式和表格
(a)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中不应有附图。
(b)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可以包括化学式或者数学式。
(c)说明书和摘要可以包括表格;任何权利要求只有在其主题需要利
用表格来表达时,才能包括表格。
(d)如果表格和化学式或数学式无法令人满意地绘在直立式的纸张
上,它们也可绘在横卧式的纸张上;如果表格或者化学式或者数学式是
绘在横卧式的纸张上的,则表格或者化学式的顶部应位于纸张的左边。
11.11 附图中的文字
(a)附图中不得包括文字内容,除非绝对必要,可使用例如“水”、
“汽”、“开”、“关”“AB的剖面”等个别词,在电路图、框图或
者流程图中,可使用为理解所必不可少的几个关键词。
(b)任何使用的词都应该放在恰当的位置,以便翻译后可以被盖住,
而不致妨碍附图中的任何线条。
11.12 改动等
每页纸都应合乎情理地无擦痕,无改动,无字迹重叠,也无行间加
字。如果内容的真实性不会发生问题,并且良好的复制效果不会受到影
响,可以允许不遵守这一规定。
11.13 对附图的特殊要求
(a)附图应用耐久的、黑色的、足够深而浓的、粗细均匀并且轮廓分
明的无彩色的线条和笔划做成。
(b)剖面应用剖面线表明,剖面线不得妨碍引用标记和引线的清楚识
别。
(c)附图的比例及制图的清晰度应使该图在线性缩小至三分之二的照相
复制品时,仍能容易地辨认所有细节。
(d)在例外的情况下,附图上注明比例时,应用图形表示。
(e)在附图上的所有数字、字母和引用线条都应简单、清楚。括号、
圆圈或者引号都不得与数字和字母联系使用。
(f)附图中的所有线条通常都应用制图工具绘制。
(g)每幅图的每一组成部分同该图中的其他组成部分应成适当比例,
但为了使该图清楚可看而必须采取另外一种比例的,可以例外。
(h)数字和字母的高度不得低于0.32 厘米,附图中的字母应用拉丁字
母,也可按照惯例用希腊字母。
(i)附图中的同一页纸上可以包括几幅图。凡两页或者两页以上的几
幅图实际上形成一幅完整的图时,这数页上的图的排列应该能使各图组
成一幅完整的图,而不致遮盖各页上出现的任何一图的任何部分。
(j)不同的图安排在一页或者几页纸上时应注意节约篇幅,最好采用
直立式排列,彼此明显地分开。如果图不是直立式排列的,它们可以在
纸上横向排列,这时图的顶部应位于纸的左边。
(k)不同的图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的编号与页的编号无关。
(1)说明书中未提到的引用标记不得在附图中出现,反之亦然。
(m) 在整个国际申请中,表示同一组成部分的引用标记应一致。
(n)如果附图中包括许多引用标记,强烈建议申请人另附一页列举所
有引用标记及其所表示的组成部分的清单。
11.14 后交的文件
本细则10和11.1至11.13的规定也适用于在提出国际申请之后提交
的任何文件,例如改正页、修改后的权利要求、译文。
第12 条
国际申请的语言和为国际检索和国际公布目的的译文
12.1 提出国际申请所接受的语言
(a)提出国际申请应使用受理局为此目的所接受的任何一种语言。
(b)每一个受理局为国际申请的提出应至少接受一种符合以下两条
件的语言:
(i) 国际检索单位所接受的语言,或在适用的情况下,对该受理
局受理的国际申请有权进行国际检索的至少一个国际检索
单位所接受的语言;
(ii) 公布使用的语言。
(c)尽管有(a)的规定,请求书应以受理局为本款目的所接受的任何公
布语言提出。
(d)尽管有(a)的规定,本细则5.2(a)中所述说明书序列表部分包含的
任何文字应符合行政规程制定的标准。
12.2 国际申请变动时的语言
(a)国际申请的任何修改,除本细则46.3,55.3和66.9另有规定外,都应
使用申请提出时使用的语言。
(b)依据本细则91.1 对国际申请中的明显错误所作的任何更正,都应
使用申请提出时使用的语言,条件是:
(i) 根据本细则12.3(a) 、12.4(a) 或55.2(a) 的规定,要求提交国际申
请的译文的,本细则91.1(e)(ii) 和(iii)所述的更正,应使用申请
文件使用的语言和译文使用的语言两种语言提交;
(ii) 根据本细则26.3之三(c)需要提交请求书的译文时,本细则
91.1(e)(i)所述的更正只需要使用译文使用的语言提交。
(c)根据本细则26对国际申请文件中缺陷的任何改正,应使用申请提
出时使用的语言。根据本细则26对依据本细则12.3 或55.2(a) 的规定提交
的国际申请文件译文缺陷的任何改正,或根据本细则26.3 之三(c)的规定
提交的请求书的译文的缺陷的任何改正,应使用译文使用的语言提交。
12.3 为国际检索目的的译文
(a)如果提出国际申请时所使用的语言不为进行国际检索的国际检
索单位所接受,申请人应自受理局收到国际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向该局
提供一份该国际申请的译文,其使用的语言应符合以下条件:
(i) 该检索单位接受的语言;和
(ii) 公布使用的语言;和
(iii) 受理局依据本细则12.1(a)所接受的语言,除非国际申请使用
的是公布的语言。
(b)(a)既不适用于请求书也不适用于说明书的序列表部分。
(c)受理局根据本细则20.5(c)给申请人发通知时,如果申请人仍没有
提交(a)要求的译文,受理局应最好连同该通知一起,要求申请人:
(i) 在(a)规定的期限内提交要求的译文;
(ii) 如果要求的译文没有在(a)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则自通知之日
起一个月内,或者自受理局收到国际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
提交要求的译文,而且在适用的情况下,缴纳(e)中所述的过
期提交费,两个期限以后到期的为准。
(d)如果受理局依据(c)向申请人发出通知而申请人没有在(c)(ii)规定
的期限内提交要求的译文和缴纳规定的过期提交费,该国际申请应被视
为撤回,受理局应作出这样的宣告。如果译文和费用是受理局在依前句
作出宣告之前并且在自优先权日起15个月期限届满之前收到的,应视为
在期限届满前收到。
(e) 对在(a)规定的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译文,受理局为其自己的利益,
可以责令缴纳过期提交费,其数额为费用表第1项国际申请费的25%,
不包含国际申请超过30页部分每页的费用。
12.4 为国际公布目的的译文
(a)如果提出国际申请时所使用的语言不是公布的语言,而且根据本
细则12.3(a) 不要求提供译文,申请人应自优先权日起14个月内向受理局
提供一份该国际申请的受理局为本款目的所接受的任何公布语言的译
文。
(b)(a)既不适用于请求书,也不适用于说明书的序列表部分。
(c)如果申请人没有在(a)规定的期限内提交该款所要求的译文,受理
局应通知申请人在自优先权日起16个月内提交要求的译文,而且在适用
的情况下,缴纳(e) 所要求的过期提交费。如果译文是受理局在依前句
发出通知之前收到的,应视为在(a)规定的期限届满前收到。
(d)如果申请人没有在(c)规定的期限内提交要求的译文和缴纳规定
的过期提交费,该国际申请应被视为撤回,受理局应作出这样的宣布。
如果译文和费用是受理局在依前句作出宣布之前并且在自优先权日起
17个月期限届满之前收到的,应视为在期限届满前收到。
(e)对在(a)规定的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译文,受理局为其自己的利益,
可以责令缴纳过期提交费,其数额为费用表第1项国际申请费的25%,
不包含国际申请超过30页的费用。
第13条
发明的单一性
13.1 要求
一件国际申请应只涉及一项发明或者由一个总的发明构思联系在
一起的一组发明(“发明单一性的要求”)。
13.2 发明单一性的要求被认为满足的情况
在同一个国际申请中要求保护一组发明的,只有在这些发明之间存
在着技术关联,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相同或者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时,本
细则13.1 所述的发明单一性的要求才应被认为满足。“特定技术特征”
一词应指,在被要求保护的各个发明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时,其中每一个
发明对现有技术作出贡献的技术特征。
13.3 发明单一性的确定不因撰写权利要求的方式而受影响
在确定一组发明是否联系得能形成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时,不应考虑
这些发明是在一些独立的权利要求中被要求保护的,还是在一个单个的
权利要求中作为选择项被要求保护的。
13.4 从属权利要求
除本细则13.1另有规定以外,同一个国际申请中允许包括适当数目
的从属权利要求,以便要求保护独立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发明的特定
形式,即使任何从属权利要求的一些特征本身可能被认为构成一项发
明。
13.5 实用新型
申请人依据国际申请,请求指定国授予实用新型的,只要国际申请
的处理已在该国开始,关于本细则13.1至13.4规定的事项,该指定国可
以适用该国国内法关于实用新型的规定,而不适用本细则上述的规定,
但应允许申请人自条约第22条规定的期限届满日起至少有两个月的时
间,以便使其申请适应该国国内法的要求。
第13条之二
与生物材料有关的发明
13 之二.1 定义
为本条的目的,“对某一保藏的生物材料的记载”是指国际申请中有
关某保藏单位保藏生物材料的事项,或有关已这样保藏的生物材料的事
项。
13 之二.2 记载(总则)
对保藏的生物材料的任何记载应符合本条的规定。任何记载如果是
这样作出的,应认为满足每个指定国本国法的要求。
13 之二.3 记载:内容;未作记载或者说明
(a)对保藏的生物材料的记载应说明下列事项:
(i) 进行保藏的保藏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ii) 在该单位保藏生物材料的日期;
(iii) 该单位对保藏物给予的入藏号;
(iv) 依照本细则13之二.7(a)(i),已经通知国际局的任何补充事
项,但条件是对记载该事项的要求已经按照本细则13之
二.7(c)的规定在提出国际申请至少两个月以前在公报上公
布。
(b)未包括对保藏的生物材料的记载,或未在保藏的生物材料的记载
中按(a)的规定予以说明的,对其本国法不要求作出这种记载或这种说
明的任何指定国不产生后果。
13 之二.4 记载:提交说明的期限
(a)除(b)和(c)的规定以外,如果本细则13之二.3(a)所述的任何说明未
包括在提交的国际申请有关保藏的生物材料的记载中而是送到了国际
局,则
(i) 如果是在自优先权日起16个月内送交的,任何指定局应认为
该说明已及时提交;
(ii) 如果是在自优先权日起16个月期限届满之后送交,但是是在
国际局完成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工作之前到达国际局的,则
任何指定局应认为该说明已在期限的最后一日提交。
(b)如果指定局适用的本国法对国家申请有同样的要求,则该局可以
要求任何依据本细则13之二.3(a)的说明在自优先权日起16个月之前提
出,条件是该要求已经依据本细则13之二.7(a)(ii)通知了国际局,并且国
际局在国际申请提交之前至少两个月已经依据本细则13之二.7(c)在公
报中予以公布。
(c)如果申请人依据条约第21条(2)(b)要求提前公布,任何指定局可以
认为未在公布国际申请的技术准备完成前提交的任何说明未及时提交。
(d)国际局应将其收到依(a)提交的任何说明的日期通知申请人,并且
(i) 如果说明是在公布国际申请的技术准备完成之前收到的,应
在依据本细则48出版的小册子中指明该日期,并且将该说明
中的相关数据包括在该小册子中;
(ii) 如果说明是在公布国际申请的技术准备完成之后收到的,应
将该日期和该说明中的相关数据通知指定局。
13之二.5 为一个或者多个指定国而作的记载和说明:为不同的指定国
作的不同的保藏;向通知以外的保藏单位提交的保藏
(a)对保藏的生物材料的记载应认为是为所有指定国而作,除非该记
载明确表示是仅为某几个指定国而作;这也适用于记载中包括的说明。
(b)为不同的指定国可以作出不同的生物材料保藏的记载。
(c)任何指定局对向其按照本细则13之二.7(b)规定通知的保藏单位
以外的其他保藏单位提交的保藏,可以置之不理。
13 之二.6 提供样品
根据条约第23条和第40条,除非申请人允许,不得在根据该所述条
款国内程序可开始的适用期限届满前,提供国际申请中记载的保藏的生
物材料的样品。但是,如果申请人在国际公布后但在上述期限届满前履
行条约第22条或者第39条所述的行为,一旦该行为已经履行,即可提供
已保藏的生物材料的样品。尽管有前述规定,按照任何指定局所适用的
本国法,一旦国际公布对未审查的国内申请有强制国内公布的效力,就
可以按照该法提供已保藏的生物材料的样品。
13 之二.7 国家的要求:通知和公布
(a)任何国家局均可将其本国法规定的任何要求通知国际局:
(i) 除了本细则13之二.3(a)(i)、(ii)和(iii)所述的事项外,通知中
规定的任何事项应包括在本国申请对保藏的生物材料的记
载中;
(ii) 本细则13之二.3(a)中所述的一项或者几项说明应包括在原
提交的本国申请中,或者应在通知中规定的在自优先权日
起16个月以前的某个时候提交。
(b)每一个国家局应通知国际局其本国法认可的,为了该局的专利程
序生物材料应提交保藏的保藏单位名称,或者如果该本国法未规定或者
不允许这种保藏,则应将该事实通知国际局。
(c)国际局应将依(a)规定向其通知的各项要求和依(b)规定向其通知
的有关信息在公报上迅速予以公布。
第13条之三
核苷酸和(或者)氨基酸序列表
13 之三.1 提交给国际单位的序列表
(a)如果国际检索单位发现国际申请包括了一个或多个核苷酸和/或
氨基酸序列的公开,但是:
(i) 如果该国际申请不包含符合行政规程规定标准的序列表,该
国际检索单位可以通知申请人在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提交
符合该标准的序列表;
(ii) 如果该申请人没有提交符合行政规程规定标准的计算机可
读形式的序列表,该单位可以通知申请人,在通知书规定的
期限内提交符合该规定形式的序列表。
(b)[删除]
(c)如果申请人在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没有遵守(a)的通知书的要求,
在这种不遵守导致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检索的限度内,国际检索单位不应
被要求检索该国际申请。
(d)国际检索单位如果发现说明书不符合本细则5.2(b)的规定,应通
知申请人提交该规定要求的改正,申请人所提出的任何改正应比照适用
本细则26.4的规定。国际检索单位应将改正转送给受理局和国际局。
(e)(a)和(c)的规定比照适用于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程序。
(f)没有包含在提出的国际申请中的任何序列表,除了条约第34条规
定的情形外,不应构成国际申请的内容。
13 之三.2 提交给指定局的序列表
指定局一旦开始处理国际申请,本细则13之三.1(a)的规定应比照适
用于该指定局的程序。任何指定局都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不符合行政规
程规定标准的序列表。
第14条
传送费
14.1 传送费
(a)任何受理局,为受理国际申请,向国际局和主管国际检索单位送
交申请副本,以及以受理局资格履行其对国际申请所必需履行的一切其
他任务,可以要求申请人为该局利益向其缴纳费用(传送费)。
(b)如果有传送费,其数额应由受理局确定。
(c)传送费应在自国际申请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缴纳。应缴数额为该
收到日所适用的数额。
第15条
国际申请费
15.1 国际申请费
每件国际申请都应为国际局的利益缴纳费用(“国际申请费”),该费
用由受理局收取。
15.2 数额
(a) 国际申请费的数额由费用表规定。
(b) 国际申请费应以受理局规定的货币或其中的一种缴纳(“规定货
币”),这应理解为当受理局将其汇交国际局时,该币种应能自由地兑换成
瑞士货币。每一个受理局规定国际申请费以瑞士货币以外的任何其他货
币缴纳的,收取这一费用的数额,在受理局所属国家或根据本细则19.1(b)
所代表国家的官方货币与规定货币相同时,应由总干事与该受理局磋商
后确定。如此确定的数额其整数应与费用表中列出的以瑞士货币表示的
数额相当。该数额应由国际局通知每一个规定用该规定货币来缴纳费用
的受理局,并应在公报上公布。
(c) 如果费用表所列的国际申请费有了变动,按规定的货币表示的
相应数额,应与修订了的费用表所列国际申请费的数额同一日起施行。
(d) 如果瑞士货币和任何规定货币之间的兑换率与原来适用的兑换
率不同,总干事应根据大会的指示确定按规定货币表示的新数额。这一
新数额应自公报上公布该数额之日后两个月施行,但在(b)第二句话中
提到的受理局和总干事可以就上述两个月期间内的某一日达成协议,使
上述数额自该日起施行。
15.3 [删除]
15.4 缴费期限;缴费数额2
国际申请费应自国际申请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缴纳。缴费数额为该
收到日所适用的数额。
15.5 [删除]
15.6 退款
受理局应将国际申请费退还给申请人:
(i) 如果根据条约第11条(1)所作的决定是否定的;
(ii) 如果在将登记本送交国际局之前,该国际申请已被撤回或者
被认为撤回的;或者
(iii) 如果根据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定,该国际申请未作为国际申请
处理的。
第16条
检索费
16.1 要求缴费的权利
(a)每一国际检索单位,为进行国际检索,并为履行条约和本细则委
托国际检索单位的一切其他任务,可以为其利益要求申请人缴纳费用
(“检索费”)。
(b)检索费应由受理局收取。该费用应以该局规定的货币或货币中的
2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2。
一种(“受理局货币”)缴纳。这应理解为,如果受理局的货币不是国际
检索单位用以确定该费数额的那种货币或者那些货币之一(“确定货
币”),该币种由受理局汇给国际检索单位时应能自由地兑换为国际检索
单位总部所在地国家的货币(“总部货币”)。以任何受理局货币(不是确
定货币)表示的检索费数额,在受理局所属国或根据本细则19.1(b) 所代
表国家的官方货币与受理局货币相同时,应由总干事与该受理局磋商后
确定。如此确定的数额其整数应与国际检索单位用总部货币确定的数额
相当。该数额应由国际局通知每一个规定用受理局货币来缴纳费用的受
理局,并应在公报上公布。
(c)如果用总部货币计算的检索费数额有了变动,用受理局货币(不
是确定货币)计算的相应数额应与用总部货币计算的变动数额同一日起
施行。
(d)如果总部货币和受理局货币(不是确定货币)之间兑换率与原来
适用兑换率不同,总干事应根据大会的指示确定用该受理局货币计算的
新数额。新确定的数额应自其在公报上公布两个月后施行,但(b)第三句
话所述的受理局和总干事可以就上述两个月期间内的某一日达成协议,
在此情况下,上述数额自该日起对该受理局适用。
(e)用确定货币以外的受理局货币缴纳检索费,如果国际检索单位按
总部货币实际收到的数额低于其确定的数额,则该差额应由国际局付给
国际检索单位,如果实际收到的数额高于确定的数额,则余额应属于国
际局。
(f) 关于缴纳检索费的期限和缴费的数额,应比照适用本细则15.4 有
关国际申请费的规定。
16.2 退款
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受理局应将检索费退还给申请人:
(i) 根据条约第11条(1)所作的决定是否定的;
(ii) 在将检索本送交国际检索单位之前,该国际申请已被撤回或
者被认为撤回的;或者
(iii) 根据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定,该国际申请未作为国际申请处理
的。
16.3 部分退款
凡一国际申请要求享有另一在先的国际申请的优先权,而该在先的
国际申请又曾由同一个国际检索单位进行了国际检索的,如果该在后国
际申请的国际检索报告能够全部或者部分地以该在先国际申请所做的
国际检索的结果为基础,则该检索单位应将申请人为该在后国际申请所
缴纳的检索费退还给申请人,退还的程度和条件按条约第16条(3)(b)规
定的协议办理。
第16条之二
缴费期限的延长
16 之二.1 受理局的通知
(a) )如果按本细则14.1(c) 、15.4 和16.1(f)规定的缴费期限已到,受理
局发现尚未向其缴费,或者向其缴纳的数额不足以付清传送费、国际申
请费和检索费的,受理局应通知申请人在自通知之日起一个月的期限内
向其缴纳付清那些费用所需的数额,以及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细则16
之二.2规定的滞纳金。
(b) (删除)
(c) 如果受理局已根据(a)的规定向申请人发出了通知,而申请人在
该项所述的期限内没有缴纳应缴的全部数额,包括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细
则16 之二.2 规定的滞纳金的,除(d)另有规定外,受理局应:
(i) 根据条约第14 条(3)的规定作相应的宣布;
(ii) 根据本细则29 的规定进行处理。
(d) 在受理局根据(a)发出通知之前收到的任何费用,应认为根据情
况是在本细则14.1(c),15.4 或16.1(f)规定的期限届满前收到的。
(e) 在受理局根据条约第14 条(3)做出相应的宣布之前收到的任何
费用,应认为是在(a)中所述的期限届满前收到的。
16 之二.2 滞纳金
(a) 受理局可以规定,按本细则16之二.1(a)中规定的通知缴纳费用
的,为该局的利益,应向其缴纳滞纳金。滞纳金的数额应为:
(i) 通知中指明的未缴纳的费用的数额的50%,或者,
(ii) 如果根据(i)计算的数额少于传送费,和传送费相等的数额。
(b)但滞纳金的数额不应超过费用表中第1项所述的国际申请费的
50%,不考虑国际申请超出30页部分每页的费用。
第17条
优先权文件
17.1 提交在先国家或国际申请副本的义务
(a) 如果按照条约第8 条的规定要求享有一项在先国家申请或者国
际申请的优先权,除非在提出要求优先权的国际申请的同时优先权文件
已经提交给受理局,以及除(b)和(b 之二)另有规定外,申请人应将经原受
理机构证明的在先申请文件副本(“优先权文件”),在不迟于优先权日
之后十六个月内,向国际局或者受理局提交。但国际局在上述期限届满
之后收到的该在先申请的任何副本,如果是在国际公布日之前到达国际
局的,应认为国际局已在上述期限的最后一日收到。
(b)如果优先权文件是由受理局出具,申请人可以不提交优先权文
件,而请求受理局准备优先权文件并将该文件送交国际局。该请求不得
在优先权日后16个月期限届满以后提出,并且受理局还可以要求申请人
为此缴纳费用。
(b之二) 根据行政规程,如果受理局或国际局可以从电子图书馆取
得优先权文件,申请人可以根据情况,不提交优先权文件,而:
(i) 请求受理局从该电子图书馆取得该优先权文件,并传送给
国际局;或者
(ii) 请求国际局从该电子图书馆取得该优先权文件。
该请求不得在优先权日后十六个月期限届满以后提出,并且受理局或国
际局可以要求申请人为此缴纳费用。
(c) 如果上述三项中的规定都没有履行,任何指定局,除(d)另有规定
外,可以不理会优先权要求,但是任何指定局在给予申请人以按情况是
合理的期限内提供优先权文件的机会之前,不得对其优先权要求置之不
理。
(d)任何指定局不得对(c)中的优先权要求置之不理,只要该局作为国
家局受理了(a)中所述的在先申请,或者根据行政规程该优先权文件可
以通过电子图书馆获取。
17.2 副本的取得
(a) 如果申请人履行了本细则17.1(a) 、(b)或者(b之二)的规定,国际局
根据指定局的特定请求,应迅速地但不在国际申请国际公布以前,向该局
提供一份优先权文件副本。任何指定局不得要求申请人本人向该局提供
优先权文件副本。申请人不应被要求在条约第22条适用的期限届满以前
向指定局提供译本。如果申请人在国际申请国际公布之前根据条约第23
条(2)向指定局提出明确请求,则国际局根据该指定局的特定请求,应在
收到优先权文件后向该指定局迅速提供优先权文件副本。
(b)在国际申请的国际公布以前,国际局不得将优先权文件副本向公
众提供。
(c)如果国际申请已按条约第21条的规定予以公布,国际局应根据请
求并在收取成本费的条件下向任何人提供优先权文件的副本,除非在公
布前:
(i) 该国际申请已被撤回;
(ii) 有关的优先权要求已被撤回或者依据本细则26之二.2(b)被
认为没有提出。
第18条
申请人
18.1 居所和国籍
(a)除(b)和(c)另有规定外,关于某一申请人是否如其所声称是其居民或者国民的某一缔约国的居民或者国民的问题,应当取决于该国的本国法,并由受理局决定。
(b)在任何情况下,
(i)在某一缔约国内拥有实际和有效的工商业营业所,应认为在该国有居所,和
(ii)按照某一缔约国的本国法组成的法人,应认为是该国的国民。
(c)如果国际申请是向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递交的,国际局在行政规程指明的情况下,应当要求有关缔约国的国家局或者代表该国的局决定(a)所述的问题。国际局应当将这种要求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应当有机会直接向国家局提供他的论据。该国家局应当迅速对上述问题作出决定。
18.2 [删除]
18.3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
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只要其中至少有一人按照条约第
9条有权提出国际申请,就应认为有权提出国际申请。
18.4 关于本国法对申请人的要求情况
(a)和(b)[删除]
(c)国际局应将各国法中谁(发明人、发明人的权利继受人、发明的
所有人等)有资格提出国家申请的情况时常公布,并同时告诫,国际申
请在指定国的效力可能取决于在国际申请中为该国的目的指定为申请
人的人,根据该国的本国法,是否有资格提出国家申请。
第19条
主管受理局
19.1 在哪里申请
(a)除(b)另有规定外,国际申请应按照申请人的选择,
(i)向申请人是其居民的缔约国的或者代表该国的国家局递交,
(ii)向申请人是其居民的缔约国的或者代表该国的国家局递交,或
(iii)向国际局递交,而不顾申请人是其居民或者国民的缔约国。
(b)任何缔约国可以与另一个缔约国或者任何政府间组织达成协议,
规定为了所有或者某些目的,后一国的国家局或者该政府间组织代表前
一国的国家局作为前一国居民或者国民的申请人的受理局。尽管有这样
的协议,为了条约第15条(5)的目的,前一国的国家局应被认为是主管
受理局。
(c)与按照条约第9条(2)所作的决定相联系,大会应对作为大会指定
国家的居民或者国民申请专利的受理局的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作出
委托。这种委托应事先获得上述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的同意。
19.2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
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
(i)只要接受国际申请的国家局是一个缔约国的或者代表一缔约国的国家局,而且申请人中至少有一人是该缔约国的居民或国民,则应认为已经符合本细则19.1的要求;(ii)只要申请人中至少有一人是某一缔约国的居民或国民,根据细则19.1(a)(iii)国际申请可以向国际局递交。
19.3 公布委托受理局任务的事实
(a)本细则19.1(b)所述的任何协议应由将受理局的任务委托给另一
缔约国的或者代表另一缔约国的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行使的缔约国
迅速通知国际局。
(b)国际局收到通知后,应迅速在公报上公布该通知。
19.4 向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送交
(a)如果国际申请是由是某一缔约国的居民或者国民的申请人向按照条约是受理局的某一国家局递交的,但是根据细则19.1或19.2该国家局无权接受该申请,那么除(b)另有规定外,该申请应当被认为已经由该局代表按照细则19.1(a)(iii)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受理。
(b)按照(a)的规定,国际申请是由某一国家局代表按细则19.1(a)(iii)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受理的,除有关国家安全的规定禁止送交该国际申请外,该国家局应当迅速将该申请送交国际局。国家局可以为其本身的利益要求为其送交征收与根据细则14所要求的传送费相等的费用。如此送交的国际申请应被认为已经由按照细则19.1(a)(iii)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在该国家局受理之日所受理。
第20条
国际申请的受理
20.1 日期和编号
(a)受理局收到据称是国际申请的文件时,应在收到的每份文件的请
求书上,以不能擦掉的笔迹注明实际收到日期,并在收到的每份文件的
每一页上标明国际申请号。
(b)每一页上标注的日期或者编号的位置以及其他细节应由行政规
程加以规定。
20.2 在不同日期收到
(a)如果属于据称是同一国际申请的所有页数受理局不是在同一日
期收到的,该局应改正请求书上记载的日期(但应使人仍能看清原来记
载的一个或者几个日期),以便表明使国际申请完整的文件收到的日期,
但以符合下列规定为限:
(i) 受理局没有根据条约第11条(2)(a)的规定通知申请人改正
的,上述文件是在第一次收到一些页数之日起30日内收到
的;
(ii) 受理局根据条约第11条(2)(a)的规定,通知申请人改正的,
上述文件是在本细则20.6规定的期限内收到的;
(iii) 在条约第14条(2)规定的情况下,没有提交的附图是在自申
请人提交不完全的文件之日起30日内收到的;
(iv) 载有摘要和部分摘要的任何一页,未收到或者迟收到本身
不需要改正请求书上注明的日期。
(b)在第一次收到一些页数以后又收到的任何页数上,受理局均应注
明收到日期。
20.3 经过改正的国际申请
在条约第11条(2)(b)所述的情况下,受理局应改正请求书上注明的
日期(但应使人仍能看清原来记载的一个或者几个日期),以表明最后要
求的改正的收到日期。
20.4 按条约第11 条(1)的决定
(a)受理局收到据称是国际申请的文件后,应立即决定该文件是否符
合条约第11条(1)的要求。
(b)为条约第11条(1)(iii)(c)的目的,申请人姓名的记载只要能确认出
申请人的身份,即使申请人姓名有拼写错误或者名字没有全部拼写出
来,或者在法人的情况,名称用了缩写或者写得不完全,应认为是足够
了。
(c)为条约第11条(1)(ii)的目的,看来是说明书的部分(除其任何序列
表部分外)以及看来是权利要求书的部分,只要是用根据本细则12.1(a)受
理局接受的一种语言撰写的,就足够了。
(d)如果,在1997年10月1日,(c)的规定与受理局所适用的本国法不一
致,只要它继续与该本国法相抵触,(c)将不适用于该受理局,但该局应将
此情况于1997 年12月31日前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应将所收到的信息迅速
地在公报上予以公布。
20.5 肯定的决定
(a)如果按照条约第11条(1)的决定是肯定的,受理局应在请求书上盖
上受理局名称和“PCT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或者“Demande
Internationale PCT”字样(英、法语意为“专利合作条约国际申请”-译
者注)。如果受理局的官方语言不是英语或者法语,则上述英语或者法
语字样可附以该受理局官方语言的译文。
(b)请求书上盖了上述印章的文本为国际申请的登记本。
(c)受理局应迅速地将国际申请号和国际申请日通知申请人。同时,
受理局除已经或者正在同时按照本细则22.1(a)的规定将登记本转送国
际局外,应将寄给申请人的通知副本寄给国际局。
20.6 通知改正
(a)按照条约第11条(2)作出的改正通知应明确指出受理局认为不符
合条约第11条(1)规定的那项要求。
(b)受理局应迅速地将通知寄给申请人,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提交改
正的适当期限。该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计算不得少于10日,但最多不得超
过一个月。如果上述期限届满之日在作为优先权要求的基础的申请提出
一年届满之后,受理局可以提请申请人注意这一情况。
20.7 否定的决定
如果受理局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收到对其改正通知的答复,或者如果
申请人的改正仍然不符合条约第11条(1)规定的要求,受理局应:
(i) 迅速通知申请人,其申请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作为国际
申请处理,并说明理由;
(ii) 通知国际局,受理局在该文件上标明的编号将不作为国际
申请号使用;
(iii) 按照本细则93.1 的规定,保管该据称是国际申请所包含的文
件和与其有关的信件;
(iv) 应申请人根据条约第25条(1)提出的要求,国际局需要并特
别提出要求上述文件时,受理局应将上述文件的副本送交
国际局。
20.8 受理局的错误
如果受理局后来发现,或者在申请人答复的基础上发现,该局发出
的改正通知是错误的,因为原申请文件收到时是符合条约第11条(1) 的
规定时,受理局应按照本细则20.5的规定进行处理。
20.9 向申请人提供认证副本
受理局应当应申请人的要求,并在收取费用后,向申请人提供原国
际申请文件及其有关改正的认证副本。
第21条
副本的准备
21.1 受理局的责任
(a)如果只要求提交一份国际申请文本,受理局应负责准备按照条约
第12条(1)规定的受理本和检索本。
(b)如果要求提交两份国际申请文本,受理局应负责准备受理本。
(c)如果提交的国际申请的文本份数少于本细则11.1(b) 中要求的份
数,受理局应负责迅速准备所要求的份数,并有权确定履行该项任务的
费用和向申请人收取该项费用。
第22条
登记本和译文的送交
22.1 程序
(a)如果根据条约第11条(1)所作的决定是肯定的,除非有关国家安全
的规定禁止其作为国际申请处理,受理局应将登记本送交国际局。这种
送交应在收到国际申请后迅速进行,或者如果需要经过国家安全检查
的,应在获得必要的批准后迅速送交。无论如何,受理局应尽快送交登
记本,使其能及时在自优先权日起第13个月届满时到达国际局。如果送
交系通过邮局进行,受理局应在不迟于自优先权日起第13个月届满前五
天寄出登记本。
(b)如果国际局已收到本细则20.5(c) 中所说通知的副本,但在自优先
权日起13个月届满时还未得到登记本,国际局应提醒受理局将登记本迅
速送交国际局。
(c)如果国际局已收到本细则20.5(c)中所说通知的副本,但在自
优先权日起14个月届满时还未得到登记本,国际局应将此情况通知申请
人和受理局。
(d)自优先权日起14个月届满后,申请人可以请求受理局证明其国际
申请副本与原提出的国际申请一致,并可以将该经过认证的副本送交国
际局。
(e)根据(d)规定所作的任何认证不应收费,并只有在具有下列理由之
一的情况下,才可以拒绝认证:
(i) 要求受理局认证的副本与原提出的国际申请不一致;
(ii) 有关国家安全的规定禁止该申请作为国际申请处理;
(iii) 受理局已将登记本送交国际局,并且国际局已通知受理局
该局已收到了登记本。
(f)除非国际局已收到登记本,或者至该局收到登记本以前,按照(e)
规定经过认证并已由国际局收到的副本应认为是登记本。
(g)如果根据条约第22条规定的适用期限届满时,申请人已履行该条
所述的各项行为,但指定局尚未收到国际局关于该局已收到登记本的通
知,指定局应通知国际局。如果国际局没有登记本,应迅速通知申请人
和受理局,除非国际局已经按(c)的规定通知了申请人和受理局。
(h)如果国际申请将以本细则12.3 或者12.4 所规定提交的译文的语言
公布,受理局应将该译文连同根据(a) 送交的登记本一起送交国际局。
如果受理局已经根据(a)将登记本送交国际局,收到译文后应迅速将其送
交国际局。
22.2 [删除]
22.3 条约第12 条(3)规定的期限
条约第12条(3)所述的期限,应为按照本细则22.1(c) 或者(g)规定国际
局通知申请人之日起三个月。
第23条
检索本译文和序列表的送交
23.1 程序
(a)如果没有要求依据本细则12.3(a) 提交国际申请的译文,受理局应
将检索本送交国际检索单位,最迟应于受理局将登记本送交国际局的同
一日进行,没有缴纳检索费的除外。在后一种情况下,检索本应在缴纳检
索费后迅速送交。
(b)如果根据本细则12.3的规定提交了国际申请的译文,受理局应将
译文的副本和请求书的副本(两者一起应认为是条约第12条(1)所称的检
索本)送交给国际检索单位,没有缴纳检索费的除外。在后一种情况下,
该译文的副本和请求书的副本应在缴纳检索费后迅速送交。
(c)提交给受理局的机器可读形式的任何序列表应由受理局送交国
际检索单位。
第24条
国际局收到登记本
24.1 [删除]
24.2 收到登记本的通知
(a)国际局应将收到登记本的事实以及收到登记本的日期迅速通知:
(i) 申请人;
(ii) 受理局;
(iii) 国际检索单位(除非它已通知国际局不想得到这样的通知)。
通知中应标明国际申请的编号、国际申请日、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并应标明其优先权被要求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在送交申请人的通知中
还应包括一份指定局名单,若某指定局是负责授予地区专利的,还应包
括为该地区专利所指定的成员国名单。
(b) [删除]
(c)如果登记本是在本细则22.3 规定的期限届满后收到的,国际局应
迅速相应地通知申请人,受理局和国际检索单位。
第25条
国际检索单位收到检索本
25.1 收到检索本的通知
国际检索单位应将收到检索本的事实和收到日期迅速通知国际局、
申请人和受理局(除非该国际检索单位本身就是受理局)。
第26条
受理局对国际申请某些部分的检查和改正
26.1 检查的期限
(a)受理局应尽快发出条约第14条(1)(b) 所规定的改正通知,最好在
收到国际申请后的一个月内发出。
(b)如果受理局发出通知,要求申请人改正条约第14条(1)(a)(iii)或者
(iv)所述的缺陷(指缺少名称或者缺少摘要),受理局应相应地通知国际
检索单位。
26.2 改正的期限
条约第14条(1)(b)的所述的期限根据情况应适当,并应由受理局在
每一案中规定。该期限自发出改正通知之日起不应短于一个月。在作出
决定前的任何时候,受理局可以延长该期限。
26.2之二按条约第14条(l)(a)(i)和(ii)要求的检查
(a)为条约第14条(l)(a)(i)的目的,如果有多个申请人,请求书由其中
一个申请人签字即满足要求。
(b) 为条约第14条(l)(a)(ii)的目的,如果有多个申请人,按照本细则
19.1 的规定有权在该受理局提交国际申请的他们中的一人提供了本细
则4.5(a)(ii)和(iii)要求的说明的,即满足要求。
26.3 按条约第14 条(1)(a)(v)对形式要求的检查
(a)国际申请是使用公布的语言提交的,受理局应:
(i) 只在为达到适度统一国际公布的目的所必要的限度内,检查
国际申请是否符合本细则11所述的形式要求;
(ii) 在为达到令人满意的复制的目的所必要的限度内,检查根据
本细则12.3 提交的译文是否符合本细则11所述的形式要求。
(b)国际申请不是使用公布的语言提交的,受理局应:
(i) 只在为达到令人满意的复制的目的所必要的限度内,检查国
际申请是否符合本细则11所述的形式要求;
(ii) 在为达到适度统一国际公布的目的所必要的限度内,检查根
据本细则12.3 或者12.4 提交的任何译文及附图是否符合本
细则11所述的形式要求。
26.3 之二按条约第14 条(1)(b)通知改正不符合本细则11 的缺陷
如果国际申请符合本细则11的形式要求达到本细则26.3所要求的程
度,则受理局没有必要依据条约第14条(1)(b)发出通知,要求改正不符
合本细则11中的某项缺陷。
26.3 之三按条约第3 条(4)(i)通知改正缺陷
(a)如果摘要或附图的文字说明是使用不同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的语言撰写的,受理局应通知申请人提交摘要或附图文字说明使用国际
申请公布所要使用的语言的译文。本细则26.1(a) 、26.2 、26.3 、26.3 之
二、26.5和29.1应予以比照适用,但下列情况除外:
(i) 国际申请的译文是本细则12.3(a)所要求的;或
(ii) 摘要或附图文字说明是用该国际申请公布所要使用的语言
撰写的。
(b)如果在1997 年10月1日,(a)的规定与受理局适用的本国法不一致,
只要这种不一致继续存在,则(a) 不适用于该受理局,但该局为此应在
1997 年12月31日前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应将收到的信息迅速在公报上公
布。
(c)如果请求书不符合本细则12.1(c) 的规定,受理局应通知申请人提
交符合该条要求的译文。本细则3、26.1(a) 、26.2 、26.5 和29.1 应予以比
照适用。
(d)如果在1997 年10月1日,(c)的规定与受理局适用的本国法不一致,
只要这种不一致继续存在,则(c)不适用于该受理局,但该局为此应当在
1997 年12月31日之前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应将收到的信息迅速在公报上
予以公布。
26.4 程序
向受理局提出的任何改正均可以在写给受理局的信件中说明,只要
改正能从信件移至登记本上,而不致影响将改正移至其上的纸页的清晰
性和直接复制的可能性。否则,申请人应提交包含改正的替换页,同时
附以信件说明替换页和被替换页之间的不同之处。
26.5 受理局的决定
受理局应决定申请人是否已在本细则26.2 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了改
正,如果该改正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的,应决定经过改正的国际申请
应认为或者不应认为撤回,但是如果国际申请达到国际公布所需的适度
统一的必要程度,就不得以其不符合本细则11的形式要求为理由而认为
撤回。
26.6 缺少附图
(a)如果如条约第14条(2)的规定,国际申请提到有附图,而事实上该
申请并未包括附图,受理局应在上述申请中对此加以说明。
(b)申请人收到条约第14条(2)所规定的通知的日期对于本细则
20.2(a)(iii)规定的期限不发生影响。
第26条之二
优先权要求的改正或增加
26 之二.1 优先权要求的改正或增加
(a)申请人可以向受理局或国际局递交一份通知,以改正或增加一项
优先权要求,期限是自优先权日起16个月内,或者如果所做的改正或增加
可能导致优先权日发生变动,则自变动了的优先权日起16个月内,以先
届满的16个月期限为准,但是以此项通知可以在国际申请提出日起四个
月内提交为限。对一项优先权要求的改正可以包括增加本细则4.10 所述
的说明。
(b)如果受理局或者国际局收到依据(a)提交的通知是在申请人依据
条约第21条(2)(b)提出提前公布的请求之后,应认为该通知未曾提交,但
提前公布的请求在国际申请公布的技术准备完成之前已撤回的除外。
(c)如果对一项优先权要求的改正或增加导致优先权日发生变动,则
自原适用的优先权日起计算并且尚未到期的任何期限,应改为自变动后
的优先权日起计算。
26 之二.2 通知改正优先权要求中的缺陷
(a)如果受理局,或者,如果受理局没有发现,国际局发现一项优先
权要求不符合本细则4.10的要求,或者优先权要求中的任何说明与优先
权文件中的相应说明不一致,则受理局,或者根据情况,国际局应通知申
请人改正优先权要求。
(b)如果申请人对根据(a)发出的通知作出答复时,没有在本细则26之
二.1(a)规定的期限届满前提交修改优先权要求的通知以履行本细则
4.10 的要求,则为了条约程序的目的,该优先权要求应认为没有提出,受理
局,或者根据情况,国际局应作出这样的宣布,并为此通知申请人,但条
件是:一项优先权要求不能仅仅由于没有写明本细则4.10(a)(ii) 规定的
在先申请的申请号,或者因为优先权要求中的某一说明与优先权文件中
的相应说明不一致而被认为未提出。
(c)如果受理局或国际局已依据(b)作出宣布,国际局应依申请人提出
的、国际局在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完成之前收到的请求,并且在缴纳一
笔数额由行政规程规定的特别费之后,将被认为未提出的优先权要求的
有关信息连同国际申请一并公布。如果小册子的副本没有用作条约第20
条规定的送达,或者如果国际申请由于条约第64条(3)而没有公布,申
请人的请求副本应包含在条约第20条规定的送达中。
第26条之三
根据本细则4.17声明的改正或增加
26 之三.1 声明的改正或增加
在自优先权日起16个月的期限内通过给国际局的通知,申请人可以
对请求书中本细则4.17 中所述的任何声明进行改正或增加,只要国际局
是在国际申请公布的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之前收到该通知的,在该期限届
满之后国际局收到的任何该通知应当视为是在该期限届满的最后一天
收到。
26 之三.2 声明的处理
(a)受理局或国际局发现本细则4.17中所说的任何声明未按照规定
的要求撰写,或在本细则4.17(iv) 所述发明人资格的声明未按照要求签
字的的情况下,该受理局或国际局,在情况适用的情况下,可以在自优
先权日起16个月的期限内通知申请人对声明进行改正。
(b)在本细则26之三.1规定的期限届满之后,国际局收到本细则26之
三.1所说的任何声明或改正的,国际局应当如此通知申请人,并应按照
行政规程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27条
未缴费用
27.1 费用
(a) 为条约第14条(3)(a)的目的,“条约第3条(4)(iv)规定的费用”是
指:传送费(本细则14), 国际申请费(本细则15.1),检索费(本细
则16)以及在要求的情况下,滞纳金(本细则16之二.2)。
(b) 为条约第14条(3)(a)和(b)的目的,“条约第4条(2)规定的
费用”是指国际申请费(本细则15.1) 以及在要求的情况下,滞纳金
(本细则16之二.2)。
第28条
国际局指出的缺陷
28.1 对某些缺陷的提示
(a)如果国际局认为国际申请中包含有条约第14条(1)(a)(i)、(ii)或者
(v)中所述的缺陷,国际局应通知受理局注意这些缺陷。
(b)除非不同意上述意见,受理局应按条约第14条(1)(b)和本细则26
的规定办理。
第29条
国际申请被认为撤回
29.1 受理局的决定
如果受理局根据条约第14条(1)(b) 和本细则26.5 的规定(未改正某些
缺陷),或者根据条约第14条(3)(a)的规定(未缴纳本细则27.1(a) 规定的费
用),或者根据条约第14条(4)的规定(后来认定申请与条约第11条(1)中(i)
至(iii)列举的要求不符),或者根据本细则12.3(d) 或12.4(d) 的规定(未提交
要求的译文,或者在适用的情况下未缴纳过期提交费),或者根据本细
则92.4(g)(i)的规定(未提交文件的原件),宣布国际申请被认为撤回的:
(i) 受理局应将登记本(除非已经送交)和申请人提交的任何改
正送交国际局;
(ii) 受理局应将上述宣布迅速通知申请人和国际局,国际局应
随即通知每一个其指定已被通知过的指定局;
(iii) 受理局将不按照本细则23规定送交检索本,或者如检索本
已经送交,受理局应将上述宣布通知国际检索单位;
(iv) 国际局无须将登记本的收到通知申请人。
29.2[删除]
29.3 提请受理局注意某些事实
如果国际局或者国际检索单位认为受理局应按照条约第14条(4)的
规定作出认定时,该局或者该单位应将有关事实提请受理局注意。
29.4 准备按条约第14 条(4)作出宣布的通知
受理局在根据条约第14条(4)发出宣布前,应将其准备作出该宣布的
意图及理由通知申请人。如果申请人不同意受理局准备作出的决定,他
可以自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反对理由。
第30条
条约第14条(4)规定的期限
30.1 期限
条约第14条(4)规定的期限为自国际申请日起四个月。
第31条
条约第13条要求的副本
31.1 要求副本
(a)国家局根据条约第13条(1)提出的要求,可以涉及以该局为指定局
的全部、某些种类或者个别的国际申请。关于全部和某些种类国际申请
的要求应每年续展,由该国家局在前一年的11月30日以前通知国际局。
(b)根据条约第13条(2)(b)申请人提出要求时,应为该副本的准备和
邮寄缴纳费用。
31.2 副本的准备
条约第13条要求的副本由国际局负责准备。
第32 条
国际申请的效力延伸至某些后继国
32.1 国际申请向后继国的延伸
(a) 其国际申请日在(b)规定的期间内的任何国际申请的效力,延伸
至另一国(后继国),该后继国的领土在其独立前是一个后来不再存在
的国际申请中指定的缔约国(“原有国”)领土的一部分,条件是该后继
国已通过向总干事交存说明条约继续适用于该国的声明而成为缔约国。
(b)上面(a) 所述的期间从原有国存在的最后一日的次日开始至总干
事将(a) 所述的声明通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缔约国政府之日后两个
月为止。但是,如果后继国的独立日早于原有国存在的最后一日的次日,
后继国可以声明上述期间从其独立日开始;该声明应和(a)所述的声明
一起作出并应指明独立日。
(c) 国际申请日在(b)规定的适用期间内并且效力延伸到后继国的任
何国际申请的信息,应由国际局在公报中予以公布。
32.2 延伸对后继国的效力
(a) 如果根据本细则32.1国际申请的效力延伸至后继国,
(i) 该后继国应被认为已在国际申请中被指定,并且
(ii) 条约第22条或者第39条(1)规定的适用期限对该国应延长至
自按照本细则32.1(c) 公布信息之日起至少六个月届满时止。
(b) 后继国可以确定期限在(a)(ii)规定的期限以后届满。国际局应将
有关这种期限的信息在公报上公布。
第33条
与国际检索有关的现有技术
33.1 与国际检索有关的现有技术
(a)为条约第15条(2)的目的,有关的现有技术应包括世界上任何地方
公众通过书面(包括附图和其他图解)公开可以得到,并能有助于确定要
求保护的发明是否是新的和是否具有创造性(即是否是显而易见的)的
一切事物,但以该公众可以得到发生在国际申请日以前为限。
(b)当书面公开的内容引用了口头公开、使用、展示或者其他方法,
公众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书面公开的内容,并且该公众可以得到的事
实发生在国际申请日以前时,则国际检索报告应分别说明该事实以及当
公众可以得到该书面公开的事实发生在国际申请日的同一日或者之后
时,该事实发生的日期。
(c)任何公布的申请或者任何专利,其公布日在检索中的国际申请的
国际申请日之后或者同一日,而其申请日或者,在适用的情况下,其要
求的优先权日又在该国际申请日之前的,假如它们在国际申请日之前公
布,就会构成条约15条(2)中所说的有关现有技术时,国际检索报告应
特别指明这些专利申请和专利。
33.2 国际检索应覆盖的领域
(a)国际检索应覆盖可能包含与发明有关的所有技术领域,并应在所
有那些检索文档的基础上进行。
(b)因此,不仅应检索发明所在类别的那部分技术,也应检索与该发
明类似的技术,而不问其归属何类。
(c)在任何特定的申请案中,什么技术应被认为与发明类似,应根据
看来是该发明的必要基本功能或者用途来考虑,而不仅是根据该国际申
请中明确写明的特定功能来考虑。
(d)国际检索应包括通常被认为与要求保护的发明主题的全部或者
部分特征等同的所有主题,即使在其细节方面,国际申请中所描述的发
明与上述主题并不相同。
33.3 国际检索的方向
(a)国际检索应在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考虑说明书和附图
(如果有附图的话),并应特别注重权利要求所针对的发明概念。
(b)在可能和合理的范围内,国际检索应包括权利要求所针对的,或
者在权利要求被修改后其可被合理预期所针对的所有主题。
第34条
最低限度文献
34.1 定义
(a)条约第2条(i)和(ii)的定义不适用于本条。
(b)条约第15条(4)所指的文献(“最低限度文献”)应包括:
(i) 下面(c)所规定的“国家专利文献”;
(ii) 公布的国际(PCT)申请,公布的地区专利申请和发明人证书
申请,以及公布的地区专利和发明人证书;
(iii) 其他公布的非专利文献;这些非专利文献应经各国际检索
单位同意,并由国际局在首次同意时以及在任何时候修改
后以清单公布。
(c)除了(d)和(e)另有规定以外,“国家专利文献”应包括:
(i) 在1920 年和该年以后由法国、前德国专利局、日本、前苏
联、瑞士(只限于使用法语和德语的)、英国和美国颁发的专
利;
(ii)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颁发的专利;
(iii) 上述(i)和(ii)中所提到的国家在1920 年和该年以后公布的专
利申请(如果有的话);
(iv) 前苏联颁发的发明人证书;
(v) 法国颁发的实用证书和已公布的实用证书申请;
(vi) 1920 年以后在任何其他国家中用英语、法语、德语或者西
班牙语颁发的专利或者公布的专利申请,而且这些专利或
者专利申请没有要求优先权,但条件是这些利益有关国家
的国家局分检出了这些文献,并提供给每个国际检索单位
随意使用。
(d)在一份申请文件再次公布(如联邦德国的公开说明书和展出说明
书)或者公布一次以上时,任何国际检索单位均无义务在其文献中保存
所有版本;因此,每一检索单位有权只保存一种版本。此外,在申请已
获批准,并已发给专利或者实用证书(法国)时,任何国际检索单位均无
义务在其文献中同时保存申请和专利或者实用证书(法国);因此每一国
际检索单位有权在其文献中只保存申请,或者只保存专利或者实用证书
(法国)。
(e)任何一个国际检索单位其官方语言或者官方语言之一不是日语、
俄语或西班牙语的,有权在其文献中不收入那些一般没有英文摘要的日
本、俄罗斯联邦、前苏联的专利文件以及西班牙语的专利文件。本细则
生效之日以后英语摘要一般可以得到的,应在该英语摘要一般可以得到
后不超过六个月内,将该英语摘要所涉及的专利文件包括在专利文献
中。在以前一般可以得到英语摘要的技术领域内,如果英语文摘服务工
作中断,大会应采取适当措施迅速恢复上述领域内的英语文摘服务工
作。
(f)为本条的目的,仅仅为提供公众查阅而展示的申请,不认为是公
布的申请。
第35条
主管的国际检索单位
35.1 主管的国际检索单位只有一个时
每个受理局应根据条约第16条(3)(b)所述的有关协议,将负责对该
局受理的国际申请进行检索的国际检索单位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应迅速
公布这一信息。
35.2 主管的国际检索单位有几个时
(a)任何受理局均可根据条约第16条(3)(b) 所述的有关协议,通过下
述方式指定几个国际检索单位:
(i) 宣布这些国际检索单位均可负责对该局受理的任何国际申
请进行检索,而由申请人选择由哪个检索单位检索;或者
(ii) 宣布一个或者几个国际检索单位负责对该局受理的某些种
类的国际申请进行检索,宣布另外一个或者几个国际检索单
位负责对该局受理的其他种类的国际申请进行检索,但是,
如果有些种类的国际申请有几个国际检索单位可以负责进
行检索,应由申请人选择由哪个国际检索单位检索。
(b)凡决定行使(a)所规定的权能的任何受理局应迅速通知国际局,国
际局应迅速公布这一信息。
35.3 按本细则19.1(a)(iii)国际局是受理局时
(a)国际申请是按照细则19.1(a)(iii)向作为受理局的
国际局递交的,对该国际申请进行国际检索的主管国际检索单位应当是,
假如该国际申请是向按照细则19.1(a)(i)或(ii),(b)
或(c)或细则19.2(i)有权受理的受理局提出的情况下,对该
国际申请的主管国际检索的单位。
(b)按照(a)的规定有二个或者多个主管国际检索单位的,
应由申请人选择。
(c)细则35.1和35.2不适用于按照细则19.1(a)(iii)
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
第36 条
对国际检索单位的最低要求
36.1 最低要求的定义
条约第16条(3)(c)所述的最低要求如下:
(i) 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至少必须拥有100 名具有足以胜任
检索工作的技术资格的专职人员;
(ii) 该局或者该组织至少必须拥有或能够利用本细则34所述
的,为检索目的而妥善整理的载于纸件、缩微品或贮存在
电子媒介上的最低限度文献;
(iii) 该局或者该组织必须拥有一批能够对所要求的技术领域进
行检索,并且具有至少能够理解用来撰写或者翻译本细则
34所述最低限度文献的语言的语言条件的工作人员;
(iv) 该局或该组织必须被指定为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第37条
发明名称遗漏或者有缺陷
37.1 发明名称遗漏
如果国际申请没有发明名称,并且受理局已将要求申请人改正这一
缺陷之事通知了国际检索单位,则国际检索单位应进行国际检索,除非
并直至该单位接到该申请已被认为撤回的通知。
37.2 发明名称的制定
如果国际申请没有包含发明名称,并且国际检索单位没有接到受理
局关于已经要求申请人补交发明名称的通知,或者如果该国际检索单位
认为发明名称与本细则4.3的规定不符,该国际检索单位应自行制定一个
发明名称。制定该名称所用的语言应与该国际申请公布时所用的语言一
致,或者,如果根据本细则23.1(b)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国际申请译本
已被送交并且国际检索单位愿意,与该译本的语言一致。
第38条
摘要遗漏或者有缺陷
38.1 摘要的遗漏
如果国际申请没有摘要,并且受理局已将要求申请人改正这一缺陷
之事通知了国际检索单位,则国际检索单位应进行国际检索,除非并直
至该单位接到该申请已被认为撤回的通知。
38.2 摘要的制定
(a)如果国际申请没有包含摘要,并且国际检索单位没有接到受理局
关于已经要求申请人补交摘要的通知,或者如果该国际检索单位认为摘
要与本细则8的规定不符,该国际检索单位应自行制定摘要。制定该摘要
所用的语言应与该国际申请公布时所用的语言一致,或者,如果根据本
细则23.1(b) 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国际申请的译本已被送交并且该国际检
索单位愿意,与该译本的语言一致。
(b)申请人可以在国际检索报告邮寄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对该国际
检索单位撰写的摘要的意见。如果该国际检索单位修改其撰写的摘要,
它应将修改通知国际局。
第39条
条约第17条(2)(a)(i)规定的主题
39.1 定义
国际申请主题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限定内,
国际检索单位无须对该国际申请进行检索:
(i) 科学和数学理论;
(ii) 植物或者动物品种或者主要是用生物学方法生产植物或者
动物的方法,但微生物学方法和由该方法获得的产品除外;
(iii) 经营业务、纯粹智力行为或者游戏比赛的方案、规则或者
方法;
(iv) 治疗人体或者动物体的外科手术或者疗法以及诊断方法;
(v) 单纯的信息提供;
(vi) 计算机程序,在国际检索单位不具备条件检索与该程序有
关的现有技术的限度内。
第40条
缺乏发明单一性(国际检索)
40.1 通知缴费
按条约第17条(3)(a)的规定缴纳附加费的通知应明确指出国际申请
被认为不符合发明单一性要求的理由,并说明应缴纳的费用数额。
40.2 附加费
(a)条约第17条(3)(a)规定的检索附加费的数额应由主管国际检索单
位确定。
(b)条约第17条(3)(a)规定的检索附加费,应直接向国际检索单位缴
纳。
(c)任何申请人在缴纳附加费时可以提出异议,即附一说明理由的声
明,说明该国际申请符合发明单一性的要求或者说明要求缴纳的附加费
数额过高。该项异议应由国际检索单位的一个三人委员会或者其他专门
机构或者任何上级主管机关进行审查。并在其认为异议有理由的限度
内,命令将附加费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退还申请人。根据申请人的请求,
异议及其决定的文本应连同国际检索报告一起通知指定局。申请人在提
交条约第22条所要求的国际申请译本时,也应提交异议文件的译本。
(d)上面(c)所述的三人委员会、专门机构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不应包
括作出作为该异议主题的决定的人。
(e)如果申请人已根据(c)的规定在提出异议的情况下缴纳了附加费,
国际检索单位可以在对通知缴纳附加费的理由进行了前置复查之后,要
求申请人缴纳审查异议的费用(“异议费”)。异议费应在自通知申请人
复查结果之日起一个月内缴纳。如果在该期限内没有缴纳异议费,该异
议将被认为撤回。如果(c) 所述的三人委员会、专门机构或者上级主管
机关认为异议是完全有理由的,异议费应退还给申请人。
40.3 期限
条约第17条(3)(a) 规定的期限应就每一案件根据该案具体情况由国
际检索单位决定;期限分别不应少于15日或者30日,这取决于申请人的
通信地址是在国际检索单位的所在国内还是在另一国内,并且期限自通
知之日起不应超过45日。
第41条
国际检索以外的在先检索
41.1 利用检索结果的义务;费用的退还
如果请求书中按照本细则4.11规定的形式引用了按照条约第15条(5)
规定的条件进行的国际式检索,或者国际检索或者国际式检索以外的其
他检索,国际检索单位在准备该国际申请的国际检索报告时,应尽可能
利用这些检索的结果。如果国际检索报告能够全部或者部分以这些检索
结果为依据,国际检索单位应依据条约第16条(3)b)所述协议规定的程度
和条件,或者依据写给国际局,并由国际局在公报上公布的通知规定的
程度和条件,退还检索费。
第42条
国际检索的期限
42.1 国际检索的期限
制定国际检索报告或者提出条约第17条(2)(a) 所述宣布的期限为自
国际检索单位收到检索本起三个月,或者自优先权日起九个月,以后到
期者为准。
第43条
国际检索报告
43.1 标明
国际检索报告应记载国际检索单位的名称以标明制定该报告的国
际检索单位,并记载国际申请号、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和国际申请日以
标明国际申请。
43.2 日期
国际检索报告应记明日期,并应记明该国际检索实际完成的日期。
国际检索报告还应记明作为优先权要求根据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或者
如果要求一个以上在先申请的优先权时,记明其中最早一个在先申请的
申请日。
43.3 分类
(a)国际检索报告至少应有按国际专利分类法对主题所作的分类号。
(b)上述分类应由国际检索单位作出。
43.4 语言
每一份国际检索报告和根据条约第17条(2)(a)作出的任何宣布,均应
使用该报告涉及的国际申请公布时所用的语言,或者,如果根据本细则
23.1(b) 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国际申请译本已被送交,并且该国际检索单位
愿意时,使用该译本所用的语言。
43.5 引证
(a)国际检索报告应包括对被认为是有关文件的引证。
(b)标明所引证的文件的方法由行政规程规定。
(c)特别有关文件的引证应专门予以标明。
(d)不是与所有权利要求都有关的引证,应注明哪个或者哪些权利要
求与其有关。
(e)如果被引证的文件中只有某些段落与国际申请有关或者特别有
关,应予指明,例如指出这些段落所在的页、栏或者行数。如果文件的
全部都有关,而其中某些段落特别有关,应指明这些段落,除非实际上
无法指明。
43.6 检索的领域
(a)国际检索报告应列出已经检索的领域的分类号。如果该分类号是
按照国际专利分类法以外的分类法给出的,国际检索单位应公布所用的
分类法。
(b)如果国际检索扩大到本细则34规定的最低限度文献所不包括的
国家、期间或者语种的专利、发明人证书、实用证书、实用新型、增补
专利或者增补证书、增补发明人证书、增补实用证书以及任何这类保护
的已公开的申请文件,国际检索报告应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标明它扩大
到的文件种类、国家、期间和语言。为本项的目的,不适用条约第2条
(ii)的规定。
(c)如果国际检索依据或者扩大到任何电子数据库,国际检索报告可
以写明该数据库的名称,如果认为对他人有用而且实际可行时,还应写
明所用的检索术语。
43.7 关于发明单一性的说明
如果申请人缴纳了国际检索附加费,国际检索报告应作这样的说
明。此外,如果国际检索仅是针对主要发明或者不是针对所有的发明进
行(条约第17条(3)(a)),国际检索报告应说明国际申请中哪些部分已经检
索,哪些部分没有检索。
43.8 授权的官员
国际检索报告应标明国际检索单位对该报告负责的官员的姓名。
43.9 附加的内容
国际检索报告中只应包括本细则33.1(b) 和(c),43.1至43.3,43.5 至43.8
和44.2 所规定的事项,以及条约第17条(2)(b)所述的说明,不得包括其他
内容,但行政规程可以允许在国际检索报告中包括行政规程中规定的任
何附加内容。国际检索报告不应包括,并且行政规程不应允许包括有关
意见、理由、论证或解释的任何词语。
43.10 格式
国际检索报告表的格式要求应由行政规程规定。
第43 条之二
国际检索单位的书面意见
43 之二.1 书面意见
(a)除本细则69.1(b 之二)另有规定外,国际检索单位应当在其作出国
际检索报告的同时就以下内容作出书面意见:
(i) 该要求保护的发明是否看起来是新的,包含创造性(非显
而易见性),并且能在工业上应用;
(ii) 该国际申请根据该国际检索单位的检查是否符合条约和细
则的要求;
书面意见中还应附有细则规定的其他意见。
(b)为作出书面意见,条约第33 条(2)至(6),第35 条(2) 和第35 条(3)
以及本细则43.4,64,65,66.1(e),66.7,67,70.2(b) 和(d),70.3,70.4(ii),
70.5(a),70.6 至70.10,70.12, 70.14 和70.15(a)应比照适用。
(c)书面意见应当包括告知申请人的通知,如果已提出国际初步审查
请求,除本细则66.1 之二(b)另有规定外, 依据本细则66.1 之二(a),该书
面意见应被认为是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为本细则66.2(a) 目的的书面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 在本细则54之二.1(a) 规定的期限届满之前,申请人应向
该单位提交书面答复,在适当的情况下并应同时提交修改。
第44 条
国际检索报告、书面意见等的送交
44.1 报告或者宣布以及书面意见的副本
国际检索单位应在同一日内将国际检索报告及根据本细则43之
二.1 作出的书面意见或者按条约第17条(2)(a) 所述宣布的副本送交国
际局一份,并也送给申请人一份。
44.2 发明名称或者摘要
国际检索报告应表明国际检索单位同意申请人所提出的发明名称
和摘要,或者附以国际检索单位按照本细则37和38拟定的发明名称和摘
要的文本。
44.3 引用文件的副本
(a)条约第20条(3)所述的请求,可以在该国际检索报告涉及的国际申
请的国际申请日起七年内随时提出。
(b)国际检索单位可以要求提出请求的申请人或者指定局向其缴纳
准备和邮寄副本的费用。准备副本的费用水平应在条约第16条(3)(b)所
述的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局之间的协议中确定。
(c)[删除]
(d)任何国际检索单位都可以委托向其负责的另一机构履行(a) 和(b)
所述的职责。
第44 条之二
国际检索单位的关于专利性的国际初步报告
44 之二.1 发出报告;送交申请人
(a)除非已经或即将作出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国际局应当代表国际检
索单位就本细则43 之二.1(a)所述内容形成报告(在本条中简称为“该
报告”)。该报告的内容应与根据本细则43 之二.1 所作书面意见的内容
相同。
(b)该报告的题目应为“关于专利性的国际初步报告 (专利合作条约
第I 章) ”,并有它是根据本条的规定由国际局代表国际检索单位作出
的说明。
(c)国际局应迅速将按照(a)作出的报告副本送交申请人。
44 之二.2 向指定局的送达
(a)一旦根据本细则44 之二.1 作出报告,国际局应根据本细则93 之
二.1 将它送达给每一个指定局,但不应早于自优先权日起30 个月。
(b)如果申请人依据条约第23 条(2)向指定局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国
际局根据该局或申请人的请求应当迅速向该局送达由国际检索单位依
据本细则43 之二.1 所作书面意见的副本。
44 之二.3 给指定局的译文
(a)如果该使用其国家局官方语言以外的语言或其局官方语言之一
作出的报告已按照本细则44 之二.1 发出,任何该指定国可以要求将该
报告译成英文。任何这类要求应当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应迅速在公报上
予以公布。
(b)如果有要求(a)规定的译文的,该译文应由国际局准备或在国际局
负责下准备。
(c)国际局在向该局送交报告时,应同时向任何相关的指定局及申请
人送达报告的译文副本。
(d)在本细则44 之二.2(b)所述的情况下,依据本细则43 之二.1 作出
的书面意见,根据相关指定局的请求,应当由国际局译成英文或在国际
局负责下译成英文。国际局在收到译文请求之日起两个月内应向有关的
指定局传送译文的副本,并同时向申请人传送一份副本。
44 之二.4 对译文的意见
申请人可以对本细则44之二.3(b)或(d) 中所述的译文的正确性提出
书面意见,并应向每一有关的指定局和国际局提交该意见的副本。
第44 条之三
书面意见、报告、译文及意见的保密性
44 之三.1 保密性
(a)除非经申请人请求或授权,国际局和国际检索单位不应允许任何
人或单位在自优先权日起30 个月届满之前获得:
(i) 根据本细则43 之二.1 作出的书面意见,根据本细则44 之
二.3(d)准备的书面意见的译文或申请人根据本细则44 之
二.4 提交的对该译文的书面意见;
(ii) 如果报告已根据本细则44 之二.1 作出,该报告以及根据本
细则44 之二.3(b) 所准备的该报告的译文或申请人根据本细
则44 之二.4 提交的对该译文的书面意见。
(b)为(a)的目的,“获得”一词包含任何第三方可以获得认知的方式,
包括个别传达和整体公开。
第45条
国际检索报告的译文
45.1 语言
国际检索报告和条约第17条(2)(a)所述的宣布,如果不是以英语撰写
的,应译成英语。
第46条
向国际局提出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
46.1 期限
条约第19条所述的期限为两个月,自国际检索单位将国际检索报告
向国际局和申请人送交之日起计算,或者为16个月自优先权日起计算,
以后到期者为准,但国际局在适用的期限届满后收到按照条约第19条规
定所作的修改的,如果该修改在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之前到达
国际局,应认为国际局已在上述期限的最后一日收到该修改。
46.2 向哪里提出
根据条约第19条规定所作的修改应直接向国际局提出。
46.3 修改的语言
如果提出的国际申请所用的语言与该申请公布时所用的语言不同,
按照条约第19条所作的任何修改,应使用申请公布时所用的语言。
46.4 声明
(a)条约第19条(1)中所述的声明,应使用国际申请公布时所用的语
言。该声明当用英语撰写或被译成英语后,应不超过500字。该声明应
有标题以便辨认,最好用“按条约第19条(1)所作的声明”的字样,或
者用该声明所用的语言撰写的与其相当的字样。
(b)声明中不得对国际检索报告或者对该报告中的引证有关与否发
表贬低性评论。只有对特定的权利要求进行修改时,声明才可涉及国际
检索报告中与该权利要求有关的引证。
46.5 修改的形式
对于因按条约第19条规定作了一项或者几项修改,以致与原来提交
的权利要求书不同的每一页,申请人均应提交替换页。附送替换页的信
件应说明替换页和被替换页之间的不同之处。如果修改导致了一整页被
取消,该修改也应在信件中说明。
第47条
向指定局送达
47.1 程序
(a) 条约第20条规定的送达应由国际局按照本细则93之二.1向每
一个指定局作出,但除本细则47.4 规定的情况外,不得早于国际申请的
国际公布之日。
(a之二) 国际局应按照本细则93之二.1的规定将收到登记本的事实
和日期以及收到任何优先权文件的事实和日期通知每个指定局。
(a之三)根据(a之二)作出的通知应当包括国际局在本细则26之三.1
所说的期限届满前收到的本细则4.17(i) 至(iv)中所述的任何声明,和本
细则26之三.1所述的任何有关改正,只要指定局已经通知国际局,其适
用的本国法要求提供与该声明有关的文件或证据。
(b) 国际局应将其在本细则46.1 规定的期限内收到并且没有包括在
条约第20条规定的送达之中的任何修改迅速地送达给指定局,并应将此
情况通知申请人。
(c) 3国际局应在自优先权日起28个月的期限届满后迅速向申请人发
出通知,说明:
(i) 已经请求按照本细则93之二.1进行条约第20条规定的送达
的各指定局的名称和向这些指定局送达的日期;
(ii) 没有请求按照本细则93之二.1进行条约第20条规定的送达
的各指定局的名称。
(c之二)指定局收到的(c)所述的通知应作为:
(i) 对(c)(I)所述的指定局而言,条约第20条规定的送达已于通
知中要求的日期送交的确证;
(ii) 对(c)(ii)所述的指定局而言,作为指定局的该局所属的缔约
国不要求申请人按照条约第22条提交国际申请副本的最终
证据。
(d)每个指定局如果提出要求,还应得到按本细则45.1 所述的国际检
索报告和条约第17条(2)(a)所述的宣布的译本。
(e) 3 如果任何指定局在自优先权日起28个月的期限届满之前没有
按照本细则93之二.1请求国际局进行条约第20条规定的送达,作为指定
局的该局所属的缔约国应被视为已经按照本细则49.1(a 之二)通知了国
际局其不要求申请人按照条约第22条的规定提供国际申请的副本。
47.2 副本
送达所需要的副本应由国际局准备。关于送达所要求的文件副本的
具体要求由行政规程予以规定。
47.3 语言
(a)按照条约第20条送达的国际申请,应使用该申请公布时所用的语
言。
(b)如果国际申请公布时所用的语言与该申请提出时所用的语言不
3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3。
同,根据任何指定局的请求,国际局应向其提供使用提出时所用语言的该
申请的副本。
47.4 国际公布前根据条约第23 条(2)的明确请求
如果在国际申请的国际公布前,申请人根据条约第23条(2)的规定向
指定局提出明确请求,国际局应根据申请人或者该指定局的要求迅速向
该局进行条约第20条规定的送达。
第48 条
国际公布
48.1 形式
(a)国际申请应以小册子的形式公布。
(b)关于小册子的形式和复制方法的细节应由行政规程予以规定。
48.2 内容
(a)小册子应包括:
(i) 标准格式扉页;
(ii) 说明书;
(iii) 权利要求书;
(iv) 附图(如果有附图的话);
(v) 除(g)另有规定外,国际检索报告或者条约第17条(2)(a)所述
的宣布;但小册子中公布的国际检索报告不要求包括国际
检索报告中仅包括本细则43所述并已反映在小册子扉页上
的那部分内容;
(vi) 按照条约第19条(1)所提出的任何声明,但国际局认为该声
明不符合本细则46.4的规定的除外;
(vii)本细则91.1(f)第三句所述的任何更正的请求;
(viii)根据本细则13之二与说明书分开提交的有关保藏的生物材
料的任何说明中的相关数据,连同国际局收到这种说明的日
期的说明;
(ix) 依据本细则26之二.2(b),有关被视为未提出的一项优先权
要求的任何信息,该信息依据本细则26之二.2(c) 所提出的请
求公布;
(x) 在本细则26之三.1所述的期限届满前国际局收到的本细则
4.17(v) 中所述的任何声明和本细则26之三.1所述的任何有
关改正。
(b)除(c)另有规定外,扉页应包括:
(i) 请求书中摘出的事项以及行政规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ii) 除应适用本细则8.2(b) 的规定外,如果国际申请包括附图,
应有一幅或者几幅图;
(iii) 摘要,如果摘要是同时用英语和另一种语言撰写的,英语
摘要应放在前面;
(iv) 关于请求书中包括国际局在本细则26之三.1中所述的期限
届满前收到的本细则4.17中所述任何声明的说明。
(c)如已按照条约第17条(2)(a) 的规定作出宣布,则应在扉页上明显
地表明这一事实,并且无须包括附图和摘要。
(d)(b)(ii)所述的图应按本细则8.2规定的方式选出。在扉页上复制这
些图时可以缩小。
(e)如果扉页没有刊登(b)(iii) 所述摘要全文的余地,该摘要应刊登在
扉页的背面。按照本细则48.3(c) 的规定需要公布摘要的译文时,该译文
也应同样办理。
(f)如果权利要求已按照条约第19条的规定进行过修改,则公布时应
包括原提出的和经修改后的权利要求全文,或者包括原提出的权利要求
全文和对修改的说明。条约第19条(1)所述的声明也应包括在内,但国
际局认为该声明不符合本细则46.4 规定的除外。国际局收到修改的权利
要求的日期应予以注明。
(g)如果在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工作完成时,国际检索报告尚不能得
到(例如由于申请人根据条约第21条(2)(b)和第64条(3)(c)(i)的规定请求
公布),则小册子可以不包括国际检索报告,而代之以不能得到国际检
索报告的说明,并表示将再次公布小册子(那时将包括国际检索报告),
或者将另行公布国际检索报告(在其可以得到时)。
(h)如果在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工作完成时,按照条约第19条规定修
改权利要求的期限尚未届满,小册子应说明这一情况,并表示如果权利
要求按照条约第19条规定进行了修改,将在修改之后迅速再次公布小册
子(包括修改后的权利要求),或者公布一项反映所有修改的声明。在后
一种情况下,至少扉页和权利要求书将予以重新公布,如果申请人按照
条约第19条(1) 提出了声明,除非国际局认为该声明不符合本细则46.4
的规定,该声明也应予以公布。
(i)行政规程应规定适用(g)和(h)所述各种不同选择的情况。该规定应
视修改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以及(或)国际申请的容量和费用因素而定。
48.3 公布语言
(a)如果国际申请是用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或者西
班牙语(“公布语言”)提出的,该申请应以其提出时使用的语言公布。
(b)如果国际申请未使用一种公布语言提出,并且已依照本细则12.3
或者12.4提交了翻译成公布语言的译文,则该申请应以该译文的语言公
布。
(c)如果国际申请是用英语以外的一种语言公布的,按本细则
48.2(a)(v) 的规定公布的国际检索报告或者条约第17条(2)(a)所述的宣
布、发明的名称、摘要以及摘要附图所附的文字都应使用这种语言和英
语公布。译文应由国际局负责准备。
48.4 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公布
(a)如果申请人按照条约第21条(2)(b)和第64条(3)(c)(i) 的规定要求公
布,而国际检索报告或者条约第17条(2)(a)所述的宣布还不能提供以便
与国际申请一起公布,国际局应征收特别公布费,其数额应由行政规程
确定。
(b)按照条约第21条(2)(b)和第64条(3)(c)(i)规定的公布,应在申请人
提出要求后由国际局迅速进行;如果根据(a)规定需要征收特别公布费,
则应在收到该费后迅速进行。
48.5 国家公布的通知
如果国际局公布国际申请是按条约第64条(3)(c)(ii)的规定进行,有
关国家局在上述条款所述的国家公布进行后,应尽快将这种国家公布的
事实通知国际局。
48.6 某些事实的公告
(a) 如果本细则29.1(ii) 规定的通知到达国际局之日,国际局已不能
停止国际申请的国际公布,国际局应即在公报上发表公告,复述该通知
的要点。
(b)[删除]
(c)如果在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按照本细则90之二的
规定,国际申请、指定国的指定或者优先权的要求被撤回,该撤回应在
公报上予以公告。
第49条
按照条约第22条的副本、译文和费用
49.1 通知
(a)任何缔约国按照条约第22条的规定要求提供译文或者缴纳国家
费,或者同时要求这两者的,应将下列各项通知国际局:
(i) 缔约国要求的翻译是从何种语言译成何种语言;
(ii) 国家费的数额。
(a之二)任何缔约国不要求申请人按照条约第22条的规定提供国际
申请副本的(尽管国际局在条约第22条适用的期限届满时尚未按照本细
则47送达国际申请副本),应该将此情况通知国际局。
(a之三)任何缔约国,如果是指定国,即使申请人在条约第22条适用
的期限届满时未向其提供国际申请副本,仍根据条约第24条(2)的规定
保持条约第11条(3)所规定的该申请的效力的,应该将此情况通知国际
局。
(b)国际局收到上述(a)、(a之二)或者(a之三)的任何通知,应迅速在
公报上公布。
(c)如果(a)规定的要求以后有了变更,缔约国应将此种变更通知国际
局,该局应迅速在公报上公布。如果变更意味着,要求译成一种在变更
前未要求的语言,这种变更应只对在公报公布通知两个月后提出的国际
申请有效力,在其他情况下,任何变更的生效日期应由缔约国决定。
49.2 语言
要求译成的语言必须是指定局的官方语言。如果有几种官方语言,
而国际申请使用的语言是其中的一种,则不应要求提供译文,如果有几
种官方语言,而且应提供译文,则申请人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种语言。
尽管有上述规定,如果有几种官方语言,而本国法规定外国人应使用其
中的某一种语言,也可要求提供该种语言的译文。
49.3 条约第19 条规定的声明;本细则13 之二.4 的说明
为条约第22条和本条细则的目的,任何根据条约第19条(1)所作的声
明和任何根据本细则13之二.4所提供的说明,除本细则49.5(c) 和(h)另有
规定外,应认为是国际申请的一部分。
49.4 国家表格的使用
在履行条约第22条所述行为时,不应要求申请人使用国家表格。
49.5 译文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a)为条约第22条的目的,国际申请的译文应包括说明书((a之二)项
规定情况除外)、权利要求书、附图中的文字和摘要。如果指定局要求,
除(b)、(c之二)和(e)另有规定外,译文还应:
(i) 包括请求书;
(ii) 如果权利要求已经根据条约第19条的规定进行过修改,则
既应包括原提出的权利要求,也应包括修改后的权利要求;
(iii) 附有附图的副本。
(a之二)如果序列表部分符合本细则12.1(d) 的规定,而且说明书符合
本细则5.2(b) 的规定,任何指定局不应要求申请人向其提供说明书序列
表部分任何文字的译文。
(b)任何指定局要求提供请求书译文的,应免费向申请人提供用该译
文语言表达的请求书表格。用译文语言表达的请求书表格的形式和内容
不应与本细则3和4规定的表格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尤其是用译文语言表
达的请求书表格不应要求提供原请求书所没有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
的请求书表格的使用不是强制性的。
(c)如果申请人未提供按条约第19条(1)所作声明的译文,指定局可以
对该声明置之不理。
(c之二)如果指定局根据(a)(ii) 的规定要求原提交的权利要求的译文
和修改的权利要求的译文,而申请人只提交了这两种所需译文的一种,
该指定局可以对未提交其译文的权利要求置之不理,或者通知申请人在
根据情况是适当并在通知中规定的期限内提交所缺的译文。如果指定局
选择通知申请人提交所缺的译文,而该译文没有在通知规定的期限内提
交,该指定局可以对那些没有提交其译文的权利要求置之不理,或者认
为该国际申请已经被撤回。
(d) 如果附图包含有文字内容,应提供文字内容的译文,其方式可
以是提供原来附图的副本,在原来文字内容上贴以译文,也可以提供重
新绘制的附图。
(e)任何指定局根据(a)要求提供附图副本的,在申请人未能在条约第
22条规定的适用期限内提供该副本时,应通知申请人在根据具体情况是
适当的并在通知中规定的期限内提供副本。
(f)“Fig.”字样(英语意为“图”-译者注)不需译成任何语言。
(g)如果按照(d)或者(e)规定提供的附图副本或者重新绘制的附图不
符合本细则11所述的形式要求,指定局可以通知申请人在根据具体情况
是适当并在通知中规定的期限内改正缺陷。
(h)申请人未提供摘要的译文或者按本细则13之二.4规定所作说明
的译文的,指定局如果认为该译文是必要的,应通知申请人在根据具体
情况是适当并在通知中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该译文。
(i)各指定局关于(a)第二句话所述各种事项的要求和做法的信息,应
由国际局在公报上公布。
(j)任何指定局对国际申请的译文,除对原国际申请规定的形式要求
外,不应要求其符合其他的形式要求。
(k)如果发明名称已由国际检索单位根据本细则37.2 确定,译文应包
括由该国际检索单位确定的该发明名称。
(1)如果在1991 年7月12日,(c之二)或者(k)的规定与指定局适用的本
国法不一致,只要这种不一致继续存在,则(c之二)或者(k)不适用于该
指定局,但该局应在1991 年12月31日前相应地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应将
收到的信息迅速在公报上予以公布。
49.6 未履行条约第22 条所述行为之后的权利恢复4
(a)如果因为申请人未在适用的期限内履行条约第22条所述的行为,
条约第11条(3)所设定的国际申请的效力已经中止,则除按本细则本条(b)
至(e)的规定外,如果发现耽误期限是无意的,或者按照指定局的选择,
如果发现尽管已采取了适当的注意但仍出现了未能满足期限的疏忽,指
定局依据申请人的请求,应当恢复申请人关于该国际申请的权利。
(b)(a)规定的请求应当提交给指定局,且应当在下述期限第一个届
满日前履行条约第22条所述的行为:
(i) 自未能满足条约第22条规定的适用期限的原因消除之日起
两个月;
(ii) 自条约第22条规定的适用期限届满之日起12个月;
但只要指定局适用的国家法允许,申请人可在其后任何时间提出请求。
(c)(a)规定的请求应陈述未能遵守条约第22条规定的适用期限的原
因。
(d)指定局适用的本国法可以要求:
(i) 缴纳关于(a)规定的请求的费用;
(ii) 提交支持(c)所述原因的声明或其他证据。
(e)在根据情况是合理的期限内,未给申请人机会对拟作出的拒绝发
表意见的机会之前,指定局不应拒绝(a)规定的请求。
(f)如果(a)至(e)的规定与指定局在2002年10月1日适用的本国法不
符,则只要它们与该法继续不符,这些规定对该指定局不适用。但该局
4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4。
应当在2003 年1月1日之前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应将所收到的信息迅速在
公报上予以公布。
第49 条之二
为国家程序的目的对所要求的保护的说明
49 之二.1 某些保护类型的选择
(a) 在条约第43 条适用的情形下,如果申请人希望其国际申请在某
指定国不是作为专利申请,而是作为该条规定的任何其他一种授予保护
的类型处理,申请人在办理条约第22 条规定的手续时应向指定局如此
说明。
(b) 在条约第44 条适用的情形下,如果申请人希望其国际申请在某
指定国作为要求获得条约第43 条所述的多于一种的保护类型处理,申
请人在办理条约第22 条规定的手续时应向指定局如此说明,并在适用
的情况下说明何种保护类型为主,何种保护类型为辅。
(c) 在(a)和(b)所述的情况下,如果申请人希望其国际申请在某指定
国作为增补专利、增补证书、增补发明人证书或增补实用证书申请处理,
申请人在办理条约第22 条规定的手续时应说明涉及的主申请、主专利
或其他主权利。
(d)如果申请人希望其国际申请在某指定国作为一项在先申请的继
续或部分继续申请处理,申请人在办理条约第22 条规定的手续时应向
指定局如此说明,并应说明所涉及的主申请。
(e)如果申请人在办理条约第22条规定的手续时没有根据 (a)作出明
确说明,但申请人支付的条约第22条所述的国家费用与某一特定保护类
型的国家费用相同,则该费用的支付应被认为是该申请人希望其国际申
请被当作该种保护类型处理的说明,指定局应相应地通知申请人。
49 之二.2 提交说明的时间
(a)任何指定局不得要求申请人在办理条约第22 条规定的手续之前
提交本细则49 之二.1 规定的说明,或者在适用的情况下,有关申请人
是否要求授予国家或地区专利的说明。
(b)如果指定局适用的国家法允许,申请人可以在其后的任何时间提
交所述的说明,或在适用的情况下,将一种保护类型转化为另一种保护
类型。
第50条
条约第22条(3)规定的权能
50.1 权能的行使
(a)任何缔约国允许一项期限在条约第22条(1)或者(2)所规定的期限
之后届满的,应将这样规定的期限通知国际局。
(b)国际局收到(a)所述的任何通知后应迅速在公报上予以公布。
(c)有关缩短前已确定的期限的通知,应对自国际局公布该通知之日
起三个月届满以后提出的国际申请发生效力。
(d)有关延长前已确定的期限的通知经国际局在公报上公布后,应即
对当时正在处理中的国际申请,或者在这一公布日期以后提出的国际申
请生效;如果发出通知的缔约国规定了某一较后的日期,则从该较后日
期起生效。
第51条
指定局的复查
51.1 提出送交副本要求的期限
条约第25条(1)(c)所述的期限应为二个月,自按照本细则20.7(i) 、
24.2(c)、或者29.1(ii)的规定将通知送交申请人之日起计算。
51.2 通知的副本
申请人收到根据条约第11条(1)所作的否定决定后,要求国际局按照
条约第25条(1),将据称是国际申请的档案的副本送交其打算指定的国
家局的,应在其要求中附送本细则20.7(i)所述通知的副本。
51.3 缴纳国家费和提供译文的期限
条约第25条(2)(a)所述的期限,应与本细则51.1 所规定的期限同时届
满。
第51条之二
条约第27条所允许的某些国家要求
51 之二.1 某些允许的国家要求
(a) 除本细则51之二.2另有规定外,指定局适用的国家法根据条约
第27条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下列各项,特别是:
(i) 有关发明人身份的任何文件;
(ii) 有关该申请人有权申请或被授予专利的任何文件;
(iii) 申请人与提出在先申请的申请人不是同一人,或者申请人
在提出在先申请后姓名改变的,包含有申请人有权要求该
在先申请优先权的证明的任何文件;
(iv) 国际申请指定国的国家法规定只能由发明人提出国家申请
的,任何包括发明人资格的誓言或声明的文件;
(v) 含有不损害新颖性的公开或者丧失新颖性的例外的任何证
据,例如因滥用导致的公开,在某些展览会上的公开,以
及申请人自己在一定期间内的公开;
(vi) 申请人未在请求书上签字的,其对该指定国确认该国际申
请的任何签字;
(vii) 根据本细则4.5(a)(ii)和(iii),申请人对该指定局遗漏的任何
要求的说明。
(b)根据条约第27条(7)的规定,指定局所适用的本国法可以要求:
(i) 申请人应由有权代表申请人在该局办理事务的代理人代表
和/或为接受通知的目的在指定国中有一个地址;
(ii) 代表申请人的代理人(有代理人时)应由申请人正式委托。
(c)指定局所适用的本国法可以根据条约第27条(1),要求提供一份以
上的国际申请、该申请的译文或者任何与该申请有关的文件。
(d)指定局所适用的本国法可以根据条约第27条(2)(ii),要求申请人
按照条约第22条所提供的国际申请译文应当:
(i) 由该申请人或者翻译该国际申请的译者以声明证实,就其
所知,该译文是完全的和忠实于原文的;
(ii) 已由公共主管机构或经过宣誓的译者对国际申请的译文进
行认证,但仅限于指定局有理由怀疑译文的准确性之时。
(e)指定局适用的本国法根据条约第27条,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该优
先权文件的译文,但仅限于当优先权要求的有效性与确定该发明是否具
有专利性相关之时。
(f)如果(e)中的限制性规定与指定局在2000 年3月17日适用的本国法
不符,只要该限制性规定继续与该法不符,该限制性规定对该指定局不
适用。但该局应当在2000 年11月30日之前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应当将收
到的信息迅速在公报上公布。
51 之二.2 可以不要求文件或证据的某些情况
(a)适用的国家法不要求国家申请应当由发明人提出的,除非有理由
怀疑该说明或声明的真实性,指定局不得对下列事项要求文件或证据:
(i) 关于发明人的身份(本细则51之二.1(a)(i)),如果根据本细则
4.6,请求书中包括关于发明人的说明,或者如果根据本细
则4.17(i),请求书中包括发明人身份的声明或发明人身份的
声明被直接提交给指定局的;
(ii) 关于该申请人在国际申请日有权申请并被授予专利 (本细
则51之二.1(a)(ii)),如果根据本细则4.17(ii) ,请求书中包括
上述内容的声明或上述内容的声明被直接提交给指定局
的;
(iii) 关于该申请人在国际申请日有权要求一项在先申请的优先
权(本细则51之二.1(a)(iii)),如果根据本细则4.17(iii) ,请求
书中包括上述内容的声明或上述内容的声明被直接提交给
指定局的。
(b)适用的国家法要求国家申请应当由发明人提出的,除非有理由怀
疑该说明或声明的真实性,指定局不得对下列事项要求文件或证据:
(i) 关于发明人的身份(本细则51之二.1(a)(i))(含有发明人资格
的誓言或声明的文件(本细则51之二.1(a)(iv))除外),如果根
据本细则4.6,请求书中包括有关发明人的说明;
(ii) 关于该申请人在国际申请日时有权要求一项在先申请的优
先权(本细则51之二.1(a)(iii)),如果根据本细则4.17(iii) ,请
求书中包括上述内容的声明或上述内容的声明被直接提交
给指定局的;
(iii) 包含发明人资格的誓言或声明(本细则51之二.1(a)(iv)),如
果根据本细则4.17(iv) ,请求书中包括发明人资格的声明或
发明人资格的声明被直接提交给指定局的。
(c)如果(a)的规定与指定局在2000 年3月17日适用的国家法对(a) 中
规定的任何事项不符,只要该规定继续与该法不符,该规定对该指定局
该事项不适用。但该局应当在2000 年11月30日之前通知国际局,国际局
应当将收到的信息迅速在公报上公布。
51 之二.3 遵守国家要求的机会
(a)本细则51之二.1(a)(i)至(iv)和(c)至(e)规定的任何要求,或者指定
局适用的本国法根据条约第27条(1)或(2)可以规定的任何其他要求,在
根据条约第22条,在对必须遵守的要求的相同期限内还未满足的,指定
局应当通知申请人在自通知之日起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符合要求。申
请人为满足本国法的要求答复通知时,指定局可以要求其交纳费用。
(b)如果指定局按照条约第27条(6)或者(7)可以适用的本国法的任何
要求,在根据条约第22条在对必须符合的要求的相同期限内还未满足
的,在该期限届满后申请人应有机会符合这些要求。
(c)如果(a)的规定与指定局在2000 年3月17日适用的本国法关于该规
定中所述的期限不符,只要该规定继续与该法不符,该规定对该局关于
该期限的规定不适用。但该局应当在2000 年11月30日之前通知国际局,
国际局应当将收到的信息及时在公报上公布。
第52条
向指定局提出的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的修改
52.1 期限
(a)在不需任何特别请求即可开始处理或者审查程序的任何指定国
中,如果申请人希望行使条约第28条规定的权利,那么他应在履行条约
第22条规定的要求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但是,如果在条约第22条所述
的期限届满时,本细则47.1规定的送达尚未进行,申请人应在该期限届
满之日起不超过四个月的期限内行使上述权利。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只
要上述国家的本国法允许,申请人可以在其后的任何时间行使上述权
利。
(b)在其本国法规定审查只能根据一项特别请求才能开始的任何指
定国中,申请人行使条约第28条规定的权利的期限或者时间,应与该本
国法规定的在根据特别请求进行对本国申请的审查时提出修改的期限
或者时间相同,但该期限不得在(a)规定的适用期限届满前届满,或者
该时间不得在(a)规定的适用期限届满前到来。
第三部分
有关条约第II章的细则
第53条
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
53.1 格式
(a)要求书应填写在印制的表格上或者用计算机打印出来。印制要求
书表格的细节和用计算机打印要求书的细节应在行政规程中予以规定。
(b)印制的要求书表格应由受理局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免费提供。
53.2 内容5
(a)要求书应包括:
(i)请求;
(ii)有关申请人和代理人(有代理人时)的记载;
(iii)有关所涉及的国际申请的记载;
(iv)在适用的情况下,有关修改的说明;
(b)要求书应签字。
53.3 请求
请求的大意如下,并最好这样措词:“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第31条提
出的要求:下列签字人请求将下述的国际申请按照专利合作条约进行国
际初步审查”。
53.4 申请人6
5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5。
6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6。
关于申请人的记载应适用本细则4.4和4.16 的规定,并比照适用本细
则4.5的规定。
53.5 代理人或者共同代表
如果委托了代理人或者共同代表,要求书应如此写明,并应适用本
细则4.4和4.16的规定,以及比照适用本细则4.7的规定。
53.6 国际申请的标明
为了标明国际申请,要求书应写明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以及地
址、发明名称、国际申请日(如果申请人知道)和国际申请号,或者当申
请人不知道该号时,受理该国际申请的受理局的名称。
53.7 国家的选定7
要求书的提交应构成对所有被指定并受条约第II章约束的缔约国的
选定。
53.8 签字
(a)除(b)另有规定外,要求书应由申请人签字,如果有一个以上申请
人,应由所有提出要求的申请人签字。
(b)如果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提出的要求书中选定的国家,
其本国法要求国家申请应由发明人提出,并且身为发明人的向该选定国
申请的申请人拒绝在要求书上签字或者经相当努力后不能被找到或者
联系上,该要求书不必由该申请人(“有关的申请人”)签字,只要至少
有一个申请人已在该要求书上签字,并且
(i) 提交了使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满意的关于缺少有关申请人签
字的说明;或者
(ii) 有关的申请人没有在请求书上签字,但符合本细则4.15(b)
规定的要求。
53.9 有关修改的声明
7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7。
(a)如果根据条约第19条提出过修改,有关该修改的声明应写明申请
人为国际初步审查的目的,是否希望那些修改:
(i) 被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修改的副本最好应和国际初步审
查要求书一起提出;或者
(ii) 被认为撤销,因为已经根据条约第34条提出了修改。
(b)如果没有根据条约第19条提出过修改并且提出这种修改的期限
尚未届满,该声明可以写明申请人希望根据本细则69.1(d) 将国际初步审
查的启动推迟。
(c)如果和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一起提出了根据条约第34条提出的
修改,该声明应予以写明。
第54条
有权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的申请人
54.1 居所和国籍
(a)除(b)另有规定外,为了条约第31条(2)的目的,申请人的居
所和国籍应按细则18.1(a)和(b)的规定予以确定。
(b)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当在行政规程指明的情况下要求受理局,或者在
国际申请是向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提出的情况下,要求有关缔约国的国家局
或代表该国的局,决定该自称是其居民或国民的申请人是否是该缔约国的居
民或者国民的问题。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将这种要求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应
当有机会直接向有关局提供他的论据。有关局应当迅速对上述问题作出决定。
54.2 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的权利
如果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的申请人,或者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申请人,至少其中有一人是受条约第II章约束的缔约国的国民或者居
民,并且已向受条约第II章约束的缔约国受理局或者代表该国的受理局
提出了国际申请,就有权根据条约第31条(2)提出要求。
54.3 向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提出的国际申请
如果国际申请是按照细则19.1(a)(iii)向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递
交的,为了条约第31条(2)(a)的目的,国际局应当被认为是代表申请
人是其居民或者国民的缔约国的。
54.4 无权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的申请人
如果申请人无权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或者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申请人的情况下,其中无人有权根据本细则54.2 的规定提出上述要
求,要求书应认为未提出。
第54 条之二
提交要求书的期限
54 之二.1 提交要求书的期限
(a)要求书可以在以下期限届满之前的任何时间提交,以后到期的为
准:
(i) 向申请人传送国际检索报告和根据本细则43 之二.1 作出的
书面意见或条约第17 条(2)(a)所述声明之日起三个月;或
(ii) 自优先权日起22 个月。
(b)(a)规定的期限到期之后所提交的要求书将被视为未提交,国际初
步审查单位并应如此宣布。
第55条
语言(国际初步审查)
55.1 要求书的语言
要求书应使用国际申请的语言,或者如果国际申请在提出时使用的
语言与公布时使用的语言不同,应使用国际申请公布时的语言。但是,
按照本细则55.2 的规定要求提供译文的,要求书应使用该译文所用的语
言。
55.2 国际申请的译文
(a)如果国际申请提出时使用的语言,以及国际申请公布时使用的语
言,都不是进行国际初步审查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所接受的语言,除(b)
另有规定外,申请人应连同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一起,提交该国际申请的
译文,所用语言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i)是该单位接受的一种语言;和
(ii)是公布时使用的语言。
(b)如果国际申请译成(a)中所述的语言的译文已根据本细则23.1(b)
送交国际检索单位,并且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和国际检索单位同是一个国
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的一部分,申请人不必根据(a)的规定提交译文。在
这种情况下,除非申请人提交了(a)中所说的译文,国际初步审查应在根
据本细则23.1(b)送交的译文的基础上进行。
(c)如果申请人没有遵守(a)的要求,并且(b)不适用,国际初步审查
单位应通知申请人在根据情况是适当的期限内提交所要求的译文。该期
限自通知之日起不应少于一个月。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作出决定前的任
何时候可以将该期限予以延长。
(d)如果申请人在(c)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了该通知的要求,上述的要求
应认为已经被遵守。如果申请人没有履行该通知的要求,该要求书应认
为没有提出,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作出这样的宣告。
55.3 修改的译文
(a)如果根据本细则55.2 的规定要求提交国际申请的译文,在根据本
细则53.9 作出有关修改的声明中述及的并且申请人希望在国际初步审
查中予以考虑的修改,以及根据条约第19条作出的并且按照本细则
66.1(c) 将予以考虑的修改,都应使用该译文所用的语言。如果这种修改
已经或者正在用另一种语言提出,也应提交其译文。
(b)如果没有提交(a)所述修改的必要译文,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通知
申请人在根据情况是适当的期限内提交所缺的译文。该期限自通知之日
起不应少于一个月。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作出决定前的任何时候可以将
该期限予以延长。
(c)如果申请人没有在(b)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该通知的请求,该修改在
国际初步审查中不应予以考虑。
第56 条8
(删除)
第57条
手续费
57.1 缴纳费用的要求
每份国际初步审查要求均应为国际局的利益缴纳费用(“手续费”),
该费用由受理要求书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收取。
57.2 数额
(a)手续费数额在收费表中规定。
(b)[删除]
(c)手续费应以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规定的货币或其中的一种缴纳
(“规定货币”)。这应理解为,当该单位将手续费汇交国际局时,该币种
应能自由地兑换成瑞士货币。每个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规定以瑞士货币以
外的任何货币缴纳手续费的,以每种规定货币表示的手续费数额应由总
干事与根据本细则15.2(b) 应对该种货币与之进行磋商的局磋商后确定,
或者,如果没有这种局,与规定用该种货币缴费的单位磋商后确定。如此
确定的数额,按整数计算,应与收费表中规定的以瑞士货币表示的数额相
当。该数额应由国际局通知每一个规定用该货币缴纳费用的国际初步审
查单位,并应在公报上公布。
(d)如果收费表规定的手续费数额有了变动,规定货币的相应数额应
和修改后的收费表规定的数额同一日起施行。
(e)如果瑞士货币与任何规定货币之间的兑换率不同于原来适用的
兑换率,总干事应根据大会指示确定规定货币的新的数额。新确定的数
额自其在公报上公布两个月后生效,但利益有关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与
总干事可以就上述两个月期间内的某一日达成协议,使该数额自该日起
对该单位生效。
8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在注释8。
57.3 缴纳费用的期限;应缴的数额
(a)除(b)和(c)另有规定外,手续费应在自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
之日起一个月内或自优先权日起22 个月内缴纳,以后到期的为准。
(b)除(c)另有规定外,如果该要求书已依据本细则59.3 送交国际初
步审查单位,则手续费应在自该单位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或自优先权日
起22 个月内缴纳,以后到期的为准。
(c)如果根据本细则69.1(b),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希望在进行国际检索
的同时进行国际初步审查,该单位应通知申请人在自通知之日起一个月
内缴纳。
(d)应缴的手续费数额是在缴纳日所适用的数额。
57.4 和57.5[删除]
57.6 退款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将手续费退还给申请
人:
(i) 如果在该单位将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送交国际局之前,该
要求书已被撤回;或者
(ii) 如果根据本细则54.4 或54之二.1(b) 该要求书被认为没有提
出。
第58条
初步审查费
58.1 要求缴纳费用的权利
(a)每个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为进行国际初步审查和执行根据条约和
本细则委托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一切其他任务,可以为其自己的利益,
要求申请人缴纳费用(“初步审查费”)。
(b)初步审查费的数额,如果该费用应缴纳时,应由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确定。关于缴纳初步审查费的期限以及应缴的数额,应比照适用与手续
费有关的本细则57.3的规定。
(c)初步审查费应直接向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缴纳。如果该单位是国家
局,初步审查费应以该局规定的货币缴纳,如果该单位是政府间组织,
初步审查费应以该政府间组织所在国家的货币缴纳,或者以任何可以自
由兑换成该国货币的其他货币缴纳。
58.2 [删除]
58.3 退款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通知国际局在要求书被认为没有提出的情况
下,该单位退还作为初步审查费缴纳的款项的程度(如果有时)和条件(如
果有时),国际局应将该项信息迅速予以公布。
第58条之二
缴费期限的延长
58 之二.1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通知
(a)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发现:
(i) 向其缴纳的数额不足以付清手续费和初步审查费;或
(ii) 按本细则57.3 和58.1(b) 规定的缴费期限已到,却尚未向其
缴费;
该单位应通知申请人在自通知之日起一个月的期限内,向其缴纳付清那
些费用所需的数额,以及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细则58之二.2规定的滞纳
金。
(b)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已根据(a)发出通知,而申请人在(a)所述
的期限内没有缴纳应付的全部数额,包括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细则58之
二.2规定的滞纳金,除(c)另有规定外,要求书应认为没有提出,国际初步
审查单位应作这样的宣布。
(c)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依据(a)发出通知之前收到的费用,按照情况
应认为是在本细则57.3或58.1(b)所规定的期限届满前收到。
(d)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其开始(b)规定的程序之前收到的任何费用
应认为是在(a)规定的期限届满前收到。
58 之二.2 滞纳金
(a)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为其自己的利益,可以规定按本细则58之
二.1(a)的通知缴纳费用的,应向其缴纳滞纳金,滞纳金的数额应为:
(i) 通知书指明的未缴纳费用数额的50%;或者
(ii) 如果根据(i)计算的数额小于手续费,则与手续费相等的数
额。
(b)但是,滞纳金的数额不应超过手续费的两倍。
第59条
主管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59.1 按照条约第31 条(2)(a)提出的要求
(a)对于按照条约第31条(2)(a)规定提出的国际初步审查的要
求,受条约第Ⅱ章规定约束的各缔约国的或者代表该国的受理局应根据
条约第32条(2)和(3)所述的适用协议的条件通知国际局,说明
向该局递交的国际申请应由哪一个或者哪几个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进行国
际初步审查。国际局应将该信息迅速予以公布。在有几个主管国际初步
审查单位的情况下,应准用本细则35.2的规定。
(b)如果国际申请已经按照细则19.1(a)(iii)向作为
受理局的国际局递交,应准用本细则35.3(a)和(b)的规定。本
条(a)不适用于按照细则19.1(a)(iii)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
59.2 按照条约第31 条(2)(b)提出的要求
对于按照条约第31条(2)(b)规定提出的要求,大会在指定国际申请
的主管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时,如果受理国际申请的国家局本身是国际初
步审查单位,则大会应优先指定该单位,如果该国家局不是国际初步审
查单位,则大会应优先指定该局推荐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59.3 向主管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传送要求书
(a)如果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是提交给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或者非
主管该国际申请的国际初步审查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则该受理局或
者单位应在要求书上标明收到日期,除决定依据(f) 进行处理外,将要求
书迅速传送给国际局。
(b)如果要求书是提交给国际局的,国际局应在要求书上标明收到日
期。
(c) 如果要求书是依据(a) 传送给国际局的,或者依据(b)向其提出
的,则国际局应迅速:
(i) 如果仅有一个主管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将要求书传送给该
单位并通知申请人;或者
(ii) 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管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通知申
请人在按本细则54之二.1(a)适用的时间期限或在通知之
日起十五天内,以后到期的为准,指明应向其传送要求书的
主管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d)如果已按(c)(ii)的要求提交了指明,国际局应迅速将要求书传送
给申请人指明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如果未按此提交指明,则要求书应
认为没有提交,国际局应作这样的宣布。
(e)如果要求书是依据(c)传送给主管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应认为该
要求书是在依据(a) 或者(b)在要求书上标明的适用日期代表该单位所收
到,而且应认为这样传送的要求书已被主管单位在该日所收到。
(f)如果依据(a)接到要求书的受理局或单位决定将要求书直接传送
给主管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比照适用(c)至(e)的规定。
第60条
要求书中的某些缺陷
60.1 要求书中的缺陷9
(a) 除(a)之二和(a)之三另有规定外,如果要求书不符合本细则53.1 、
53.2(a)(i) 至(iv)、53.2(b) 、53.3 至53.8 和55.1 规定的要求,国际初步审
查单位应通知申请人在根据情况是适当的期限内改正该缺陷。该期限自
通知之日起不应少于一个月。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作出决定前的任何时
9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9。
候可以将该期限予以延长。
(a)之二为本细则53.4 的目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人,已
对其中一个按照本细则54.2 的规定有权提交要求书的申请人作出了本
细则4.5(a)(ii)和(iii)所述的说明的,则足以满足要求。
(a)之三为本细则53.8 的目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人,要
求书由其中一个申请人签字的,则足以满足要求。
(b) 如果申请人在 (a)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了通知的请求,则只要原提
出的要求书使得该国际申请可以被确定,该要求书应认为已经在其实际
提出日收到;否则该要求书应认为是在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收到改正之日
收到。
(c) 如果申请人在(a)规定的期限内未履行通知的要求,该要求书应
认为没有提出,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作这样的宣布。
(d)(删除)
(e) 如果缺陷是国际局发现的,该局应提请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注意
该缺陷,该单位应按照(a)至(c)的规定进行处理。
(f)如果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没有包括有关修改的声明,国际初步审
查单位应根据本细则66.1和69.1(a)或者(b)的规定进行处理。
(g)如果有关修改的声明中写明和要求书一起提交了根据条约第34
条提出的修改(本细则53.9(c)) ,但实际上该修改并没有提交,国际初步
审查单位应通知申请人在通知中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修改,并应根据本细
则69.1(e)的规定进行处理。
60.2 [删除]10
第61条
对要求书和选定书的通知
61.1 给国际局和申请人的通知11
10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10。
11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11。
(a)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在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上注明收到日期,或
者在适用的情况下,注明本细则60.1(b) 所述的日期。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应将要求书迅速送交国际局,并将副本存在自己的文档中,或者将要求
书副本迅速送交国际局,并将要求书存在自己的文档中。
(b)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将收到要求书的日期迅速通知申请人。根
据本细则54.4 、55.2(d) 、58之二.1(b) 或者60.1(c) 的规定要求书被认为没
有提出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相应地通知申请人和国际局。
(c)[删除]12
61.2 给选定局的通知13
(a)条约第31条(7)所规定的通知应由国际局发出。
(b) 通知应写明该国际申请的申请号和申请日,申请人的姓名或者
名称,(在要求优先权的情况下)作为优先权要求的基础的申请的申请
日,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收到要求书的日期。
(c)通知应和条约第20条规定的送达一起送交选定局。在该送达以后
作出的选定应一经作出就迅速通知。
(d) 如果在国际申请的国际公布之前,申请人根据条约第40条(2)的
规定向选定局提出明确请求,国际局应根据申请人或者选定局的要求,
迅速向该局进行条约第20条所述的送达。
61.3 给申请人的信息
国际局应将本细则61.2 中所述的通知和根据条约第31条(7)被通知
的选定局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
61.4 在公报上公布
国际局应在要求书提出之后,但不应在国际申请的国际公布之前,迅
速在公报上按照行政规程的规定公布有关要求书和选定国的信息。
第62条
12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12。
13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13。
国际检索单位的书面意见副本以及根据条约第19条提出的修改副本
送交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62.1 国际检索单位的书面意见副本和在要求书提交前进行的修改的副

国际局从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收到要求书或者其副本后,应迅速向该
单位送交:
(i) 按本细则43 之二.1 作出的书面意见的副本,除非该作为国
际检索单位的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同时还是国际初步审查
单位;以及
(ii) 根据条约第19 条进行的任何修改的副本以及该条所述的任
何声明,除非该单位已说明它已收到了这种副本。
62.2 在提出要求书后提出的修改
如果在提出根据条约第19条的修改时已经提出了国际初步审查要
求,申请人最好在向国际局提出修改的同时,也向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提
交这样的修改副本以及该条所述的声明副本。在任何情况下,国际局应
迅速将这样的修改和声明的副本送交该单位。
第62 条之二
送交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国际检索单位的书面意见译文
62 之二.1 译文和意见
(a)应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请求,当根据本细则43 之二.1 作出的书
面意见未使用英文或该单位所接受的语言的,则应由国际局或由其负责
译成英文。
(b)国际局应自收到提供译文请求之日起两个月内向国际初步审查
单位传送译文副本,并同时向申请人传送副本。
(c)申请人可以就译文的正确性提交书面意见并将意见副本传送给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和国际局。
第63条
对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最低要求
63.1 最低要求的定义
条约第32条(3)中所述的最低要求如下:
(i) 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至少必须拥有100名具有足以胜任审
查工作的技术资格的专职人员;
(ii) 该局或者该组织至少必须拥有本细则34所述的为审查目的
而妥善整理的最低限度文献;
(iii)该局或者该组织必须拥有一批能对所要求的技术领域进行
审查,并且具有至少能够理解用来撰写或者翻译本细则34
所述的最低限度文献的语言的语言条件的工作人员;
(iv) 该局或者该组织必须被指定为国际检索单位。
第64条
与国际初步审查有关的现有技术
64.1 现有技术
(a)为条约第32条(2)和(3)的目的,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公众通过书
面公开(包括绘图和其他图解)可以得到的一切事物,应认为是现有技
术,但以公众可以得到发生在有关日期之前为限。
(b)为(a)的目的,有关日期是指:
(i) 除(ii)另有规定外,在国际初步审查中国际申请的国际申请
日;
(ii) 在国际初步审查中国际申请有效地要求了一项在先申请的
优先权的,该在先申请的申请日。
64.2 非书面公开
在本细则64.1(b) 所定义的有关日期之前公众通过口头公开、使用、
展览或者其他非书面方式可以得到(“非书面公开”),而且这种非书面
公开的日期记载在与有关日期同日或者在其之后公众可以得到的书面
公开之中的,为条约第33条(2)和(3)的目的,该非书面公开不应认为是
现有技术的一部分。但是,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应依本细则70.9 规定的方
式提请注意这种非书面公开。
64.3 某些已公布的文件
任何申请或者任何专利如果在本细则64.1所述有关日期之前公布即
会构成条约第33条(2)和(3)所称的现有技术,但其实际上是在与有关日
期同日或者在其之后公布,并且其申请是在该有关日期之前提出的,或
者要求享有了一项在有关日期之前提出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则这类已
公布的申请或者专利不应认为构成条约第33条(2)和(3)所称现有技术的
一部分。但是,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应依本细则70.10 规定的方式提请注
意这类申请或者专利。
第65条
创造性或者非显而易见性
65.1 与现有技术的关系
为条约第33条(3)的目的,国际初步审查应对每项特定权利要求与现
有技术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加以考虑。不仅应考虑该权利要求与各个文件
或者该文件各部分内容分开来看时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应考虑该权利要
求与这些文件或者文件的各部分内容结合起来看时之间的关系,如果这
种结合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65.2 有关日期
为条约第33条(3)的目的,评价创造性(非显而易见性)时的有关日期
是指本细则64.1所述的日期。
第66条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程序
66.1 国际初步审查的基础
(a)除(b)至(d)另有规定外,国际初步审查应以原提交的国际申请为
基础。
(b)申请人可以根据条约第34条在提交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时提出
修改,或者除本细则66.4 之二另有规定外,在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制定之
前提出修改。
(c)在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提出前根据条约第19条提出的任何修改
在国际初步审查中都应予以考虑,除非该修改已被根据条约第34条提出
的修改所代替或者被认为撤销。
(d)在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提出后根据条约第19条提出的任何修改,
以及向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提出的根据条约第34条提出的任何修改,除本
细则66.4之二另有规定外,在国际初步审查中均应予以考虑。
(e)对于没有作出过任何国际检索报告的发明的权利要求,不需进行
国际初步审查。
66.1 之二 国际检索单位的书面意见
(a)除(b)另有规定外,国际检索单位根据本细则43 之二.1 所作出的
书面意见,为本细则66.2(a) 之目的,应被视为是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
书面意见。
(b)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可以通知国际局,当书面意见是由国际检索单
位或者其通知中指明的单位根据本细则43 之二.1 作出时,(a)的规定对
其单位的程序不适用,但若作为国际检索单位的该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
同时也是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时,该通知不予适用。国际局应将任何这类
通知在公报上迅速公布。
(c)如果根据依照(b)所作的通知,国际检索单位根据本细则43 之二.1
所作出的书面意见不被认为是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为本细则66.2(a) 目的
作出的书面意见,该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相应地书面通知申请人。
(d)尽管根据依照(b)所作的通知,国际检索单位根据本细则43 之
二.1 所作出的书面意见不被认为是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为本细则66.2(a)
目的作出的书面意见,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根据本细则66.2(a) 进行的
程序中仍应对该书面意见予以考虑。
66.2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书面意见
(a)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认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相应书面通知
申请人:
(i) 国际申请有条约第34条(4)中所述情形之一的;
(ii) 任何一项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发明看来并不新颖,看来
并不具有创造性(看来并不是非显而易见),或者看来不能在
工业上应用,因而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对任何一项权利要求
均应予以否定;
(iii) 按照条约或者本细则的规定,国际申请的格式或者内容有
某些缺陷;
(iv) 国际申请的修改超出了国际申请提出时所公开的范围;或

(v) 希望在国际初步审查报告上附加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
和附图的清晰性说明,或者对权利要求书是否已由说明书
充分支持问题的意见;
(vi) 对某一权利要求涉及的发明没有制定相应的国际检索报
告,并且对该权利要求已决定不进行国际初步审查;
(vii)没有以一种使其能进行有意义的国际初步审查的形式
提供核苷酸和/或者氨基酸序列表。
如果作为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国家局的本国法不允许以不同于本细则
6.4(a)第二句和第三句所规定的方式撰写多项从属权利要求,则在该申
请未使用该方式提出权利要求的情况下,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可以适用条
约第34条(4)(b)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位应相应地书面通知申请
人。
(b)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在通知中详细说明其持上述意见的理由。
(c)通知应要求申请人提出书面答复,在情况需要时并应附修改。
(d) 通知应规定答复的期限。该期限视具体情况应该适当。一般应
为自通知之日起二个月。期限无论如何不得少于自通知之日起一个月。
在国际检索报告与通知同时送交的情况下,该期限至少应自通知之日起
二个月。除(e)另有规定外,该期限不得多于自通知之日起三个月。
(e)申请人在答复通知的期限届满前提出请求的,该答复通知的期限
可以延长。
66.3 对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正式答复
(a)申请人答复本细则66.2(c) 所述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通知时可
以提出修改,或者,根据情况,如果申请人不同意该单位的意见,可以
提出答辩,或者两者均使用。
(b)任何答复应直接送交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66.4 提出修改或者答辩的追加机会
(a)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愿意发出一份或者多份追加书面意见,它
可以这样做,并应适用本细则66.2和66.3的规定。
(b)应申请人的请求,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可以给予一次或者多次提出
修改或者答辩的追加机会。
66.4 之二对修改和答辩的考虑
修改或者答辩是在国际初步单位已经开始起草书面意见或者国际
初步审查报告后收到的,该单位在该意见或者报告中不必对修改和答辩
加以考虑。
66.5 修改
除更正明显的错误外,凡改动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或者附图,包括
删去权利要求,删去说明书中某些段落,或者删去某些附图,均应认为
是修改。
66.6 与申请人的非正式联系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可以随时通过电话、书信或者个人会晤与申请人
非正式地联系。该单位应自行决定,如果申请人要求,是否同意进行一
次以上的个人会晤,或者是否愿意答复申请人非正式的书面通信。
66.7 优先权文件副本和译文
(a) 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需要国际申请中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
申请的副本,国际局根据要求应迅速提供这样的副本。如果由于申请人
未满足本细则17.1 所述的要求,以致未能向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提供该副
本,并且该在先申请未向作为国家局的该单位提交或者该单位不能按照
行政规程的规定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得该优先权文件,则该国际初步审查
单位可以在优先权要求视为没有提出的情况下制定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b)如果国际申请中作为优先权要求基础的申请使用的语言不是国
际初步审查单位使用的语言或者语言之一,该单位可以,当优先权要求
的有效性与撰写条约第33条(1)所述意见相关时,要求申请人在自通知
之日起两个月内提交该语言或者该语言之一的译文。如果该译文没有在
该期限内提交,可以在优先权要求视为没有提出的情况下制定国际初步
审查报告。
66.8 修改的格式
(a)除(b)另有规定外,对国际申请中由于修改而导致与原提出页不同
的每一页,申请人均应提交替换页。附送替换页的书信中应说明被替换
页与替换页之间的差别,并且最好解释修改的原因。
(b)如果修改是删去某些段落或者是做小的改动或者增加,则(a) 所述
的替换页可以是国际申请含有改动或增加的有关页的复印件,条件是该
页的清晰度和直接复制性没有受到不利的影响。如果修改结果导致整页
删除,该项修改应以书信提出,而该书信最好对修改的原因也予以解释。
66.9 修改使用的语言
(a)除(b)和(c)另有规定外,如果国际申请在提出时使用的语言与公布
时使用的语言不同,任何修改以及本细则66.8所述的书信均应以公布时
所使用语言提出。
(b)如果国际初步审查根据本细则55.2 是在国际申请译文的基础上
进行的,任何修改以及(a)所述的任何书信应以该译文的语言提出。
(c)除本细则55.3另有规定外,如果修改或者书信不是以根据(a)或者
(b)所要求的语言提出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考虑了制定国际初步审
查报告的期限后认为可行时,应通知申请人在根据情况是适当的期限内
使用所要求的语言提出修改或者书信。
(d)如果申请人在(c)规定的期限内没有遵守通知的要求使用所要求
的语言提出修改,该改在国际初步审查中不应予以考虑。如果申请人在
(c)规定的期限内没有遵守通知的要求使用所要求的语言提出(a)所述的
书信,有关的修改在国际初步审查中不必予以考虑。
第67条
条约第34条(4)(a)(i)所述的主题
67.1 定义
如果国际申请的主题是下列各项之一,并且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限
度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无须对该国际申请进行国际初步审查:
(i) 科学和数学理论;
(ii) 植物、动物品种或者主要是用生物学方法生产植物和动物
的方法,但微生物学方法和由该方法获得的产品除外;
(iii) 经营业务,纯粹智力活动或者游戏比赛的方案、规则或者
方法;
(iv) 治疗人体或者动物体的外科手术或者疗法以及诊断方法;
(v) 单纯的信息提供;
(vi) 计算机程序,在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不具备条件对其进行国
际初步审查的限度内。
第68条
缺乏发明单一性(国际初步审查)
68.1 不通知限制权利要求或者缴费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认为国际申请不符合发明单一性要求,并决定不
通知申请人限制权利要求或者缴纳附加费的,除条约第34条(4)(b)和本
细则66.1(e) 另有规定外,该单位应就整个国际申请继续国际初步审查,
但应在任何书面意见和国际初步审查报告中指出,该单位认为该申请不
符合发明单一性要求,并说明理由。
68.2 通知限制权利要求或者缴费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认为国际申请不符合发明单一性要求,并决定通
知申请人根据其自己选择限制权利要求或者缴纳附加费的,该单位至少
应举出一种它认为符合要求的限制权利要求的可能性,并说明附加费的
数额,以及它认为国际申请不符合发明单一性要求的理由。该单位同时
应视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履行上述通知的期限;该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计算
不得少于一个月,也不得多于两个月。
68.3 附加费
(a)条约第34条(3)(a)规定的国际初步审查附加费的数额应由主管国
际初步审查单位确定。
(b)条约第34条(3)(a)规定的国际初步审查附加费,应直接向国际初
步审查单位缴纳。
(c)任何申请人在缴纳附加费时可以提出异议,即附一说明理由的声
明,说明该国际申请符合发明单一性要求或者说明要求缴纳的附加费数
额过高。该项异议应由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一个三人委员会或者其他专
门机构,或者任何上级主管机关进行审查,并应在其认为异议有理由的
限度内命令向申请人退还全部或者部分附加费。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异
议及对该异议的决定的文本应该作为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附件并通知
选定局。
(d)上面(c)所述的三人委员会,专门机构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不应包
括作出作为该异议主题的决定的人。
(e)如果申请人已根据(c)的规定在提出异议的情况下缴纳了附加费,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可以在对通知缴纳附加费的理由进行了前置复查之
后,要求申请人缴纳审查异议的费用(“异议费”)。异议费应在自通知
申请人复查结果之日起一个月内缴纳。如果在该期限内没有缴纳异议
费,该异议将被认为撤回。如果(c)所述的三人委员会、专门机构或者
上级主管机关认为异议是完全有理由的,异议费应退还给申请人。
68.4 对权利要求限制不充分时的程序
如果申请人对权利要求作了限制,但不足以符合发明单一性要求,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按照条约第34条(3)(c)的规定进行处理。
68.5 主要发明
为条约第34条(3)(c)的目的,对于哪一项发明是主要发明如果存在
疑问,应认为权利要求中首先记载的发明是主要发明。
第69条
国际初步审查的启动和期限
69.1 国际初步审查的启动
(a)除(b)至(e)另有规定外,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得到以下全部文件
后应启动国际初步审查:
(i) 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
(ii) 应当缴纳的(全部)手续费和初步审查费,包括:在适用
的情况下依据本细则58 之二.2 所收取的滞纳金;和
(iii) 国际检索报告及根据本细则43 之二.1 所作出的书面意见或
者国际检索单位根据条约第17 条(2)(a) 作出的关于将不制
定国际检索报告的声明;
前提是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不应在本细则54之二.1(a) 所规定的适用期限
届满之前启动国际初步审查,除非申请人明确要求提早启动。
(b) 如果作为国际检索单位的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同时也是国际初
步审查单位,如果该国家局或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愿意,并且除(d)和(e)
另有规定外,国际初步审查可以和国际检索同时开始。
(b之二)如果同时作为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国家局
或政府间组织按照(b)希望在启动国际检索的同时也启动国际初步审
查,并且认为已满足条约第34条(2)(c)(i) 至(iii)的全部条件,则作为国际
检索单位的该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不需要根据本细则43之二.1的规定
作出书面意见。
(c)如果有关修改的说明写明根据条约第19条提出的修改应予以考
虑(本细则53.9(a)(i))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收到有关修改的副本之前不
应启动国际初步审查。
(d) 如果有关修改的说明写明国际初步审查的启动应予以推迟(本
细则53.9(b)),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下列情况发生之前不应启动国际初
步审查,以先发生者为准:
(i) 收到根据条约第19条提出的任何修改的副本;
(ii) 收到申请人表示无意根据条约第19条提出修改的通知;或

(iii) 根据本细则54之二.1(a)所适用的期限届满。
(e)如果有关修改的说明写明根据条约第34条提出的修改已和要求
书一起提出(本细则53.9(c)) ,但实际上该修改并没有提出,国际初步审
查单位在收到修改前或者在本细则60.1(g) 所述的通知中确定的期限满
前,以先发生者为准,不应启动国际初步审查。
69.2 国际初步审查的期限
制定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期限应为以下最后到期期限届满之时:
(i) 自优先权日起二十八个月;或
(ii) 自本细则69.1 规定的启动国际初步审查之时起六个月;或
(iii) 自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收到依据本细则55.2 递交的译文之日
起六个月。
第70条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关于专利性的国际初步报告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70.1 定义
为本条的目的,“报告”一词是指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70.2 报告的基础
(a)如果对权利要求已经进行修改,则应按照经过修改的权利要求提
出报告。
(b)如果报告是在按照本细则66.7(a) 或者(b)的规定,在优先权要求视
为没有提出的情况下制定的,报告中应相应予以注明。
(c)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认为修改超出了该国际申请提出时公开
的范围,应按照该修改视为没有提出的情况制定报告,并应在报告中相
应予以注明。报告并应注明该单位认为修改超出所述公开范围的理由。
(d)如果对权利要求涉及的发明没有制定相应的国际检索报告,并且
因此不是国际初步审查的主题,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应相应予以注明。
70.3 标明
报告应标明制定该报告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名称,并应写明国际
申请号、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及国际申请日以标明国际申请。
70.4 日期
报告应注明
(i)递交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的日期;和
(ii)报告的日期;该日期应为报告完成的日期。
70.5 分类
(a)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同意根据本细则43.3 所确定的分类,报告
应重复记载该分类号。
(b)否则,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至少应根据国际专利分类法,在报告中
注明该单位认为是正确的分类号。
70.6 条约第35 条(2)的说明
(a)条约第35条(2)所述的说明应使用“是”或者“否”,或者使用报
告所使用的语言中相应的词,或者使用行政规程规定的其他适当的记
号,如有引用文件清单、解释和条约第35条(2)最后一句所述的意见,
应将其作为附件。
(b)如果条约第35条(2)所述的三项标准(即新颖性,创造性(非显而易
见性)和实用性)中的任何一项未符合要求,都应作出否定的说明。在此
情况下,如果这些标准中的任何一项单独来看符合要求,报告应指明该
已符合要求的标准。
70.7 条约第35 条(2)的引用文件清单
(a)报告应引用那些被认为与支持依照条约第35条(2)所作出的说明
有关的文件,而不论这些文件在国际检索报告中是否被引用。在国际检
索报告中引用的文件仅在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认为有关时才需要在报告
中引用。
(b)本细则43.5(b)和(e)的规定也适用于报告。
70.8 条约第35 条(2)的解释
行政规程应包括是否应作出条约第35条(2)所述的解释以及这种解
释的格式的基准。该基准则应根据下列原则:
(i) 对于任何一项权利要求作出否定说明时,应给予解释;
(ii) 在作出肯定说明的情况下,除根据参考所引用的文件容易
想出引用该文件的理由以外,都应给予解释;
(iii) 如果认可本细则70.6(b) 最后一句规定的情形,一般应给予
解释。
70.9 非书面公开
因根据本细则64.2的规定而在报告中提及任何非书面公开时,应记
明其种类,述及该非书面公开的书面公开向公众提供的日期,以及该非
书面公开在公众中出现的日期。
70.10 某些公布的文件
因根据本细则64.3的规定而在报告中提及公布的申请或者专利时,
应如实予以说明,并应记明其公布日、申请日以及其要求的优先权日(如
果有时)。对于此类文件的优先权日,报告可以指出,按照国际初步审
查单位的意见,该日期尚未有效地成立。
70.11 修改的记述
如果已经向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提出了修改,报告中应注明此事。如
因修改而导致整页删除,报告中也应注明此事。
70.12 某些缺陷和其他事项的记述
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制定报告时:
(i) 认为国际申请中含有本细则66.2(a)(iii) 所述的缺陷的,报告
中应写明这种意见并说明理由;
(ii) 认为国际申请需要本细则66.2(a)(v) 中所述的意见的,报告
中可以写明这种意见;如果写明了这种意见,报告中还应说
明这种意见的理由;
(iii)认为条约第34条(4) 所述的情形之一存在的,报告中应写明
这种意见并说明理由;
(iv) 认为申请人没有以一种使其能进行有意义的国际初步审查
的形式提供核苷酸和/或氨基酸序列表的,报告中应相应予
以写明。
70.13 关于发明单一性的说明
如果申请人缴纳了国际初步审查附加费,或者如果根据条约第34条
(3)的规定对国际申请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做了限制,报告中应作相应的
说明。另外,如果国际初步审查是根据已经限制的权利要求(条约第34
条(3)(a)),或者是仅根据主要发明(条约第34条(3)(c)) 进行的,报告中应
写明对国际申请的哪些部分进行了国际初步审查,对哪些部分没有进行
国际初步审查。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决定不要求申请人限制权利要求
或者缴纳附加费,报告中应包括本细则68.1中规定的说明。
70.14 授权的官员
报告应写明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负责该报告的官员的姓名。
70.15 格式;标题
(a)对该报告的形式的形式要求应由行政规程规定。
(b)该报告的标题应为“关于专利性的国际初步报告(专利合作条约
第II 章)”,同时应指明它是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所作的国际初步审查报
告。
70.16 报告的附件14
(a)根据本细则66.8(a) 或者(b)提交的每张替换页、包含根据条约第
19 条提出的修改的每张替换页以及包含根据本细则91.1(e)(iii) 许可更
正明显错误的每张替换页,除非已被后来的替换页所取代,或者依据本
细则66.8(b) 的修改而导致全部页的取消,均应作为报告的附件。包含
有认为已被根据条约第34 条提出的修改所撤销的根据条约第19 条提出
的修改的替换页,以及根据本细则66.8 提交的信件,均不应作为附件。
(b)尽管有(a)的规定,如果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认为(a)所述的任
何取代或撤销修改超出了国际申请中原始公开的范围,并该报告包含有
本细则70.2(c)所述的说明,则所取代或撤销的替换页也应作为报告
的附件,。在这种情况下,被取代或撤销的替换页应按照行政规程的规
定予以标注。
70.17 报告和附件使用的语言
报告和附件均应使用与其相关的国际申请在公布时所使用的语言,
或者如果根据本细则55.2 国际初步审查是在国际申请译文的基础上进
行的,使用该译文的语言。
第71条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送交
71.1 收件人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在同一日内将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和附件(如果
有时)的副本送交国际局一份,并也送给申请人一份。
71.2 引用文件的副本
(a)条约第36条(4)所述的请求,可以在报告涉及的国际申请的国际申
请日起七年内随时提出。
(b)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可以要求提出请求的申请人或者选定局向其
14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14。
缴纳准备和邮寄副本的费用。准备副本的费用水平应在条约第32条(2)
所述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和国际局之间的协议中确定。
(c)[删除]
(d)任何国际初步审查单位都可以委托向其负责的另一机构履行(a)
和(b)所述的职责。
第72条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以及国际检索单位书面意见的译文
72.1 语言
(a)任何选定国均可要求将使用该国国家局的官方语言或者官方语
言之一以外的任何一种语言制定的国际初步审查报告译成英语。
(b)任何此类要求均应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应迅速在公报中予以公
布。
72.2 给申请人的译文副本
国际局将本细则72.1(a) 所述的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译文送交有关
的选定局时,应同时将该译文的副本送交申请人。
72.2 之二国际检索单位按照本细则43 之二.1 作出的书面意见的译文
在本细则73.2(b)(ii) 所述的情况下,根据有关选定局的请求,国际
检索单位依据本细则43之二.1作出的书面意见应由国际局或由国际局
负责翻译成英文。国际局应在收到译文请求之日起两个月内向有关的选
定局传送译文的一份副本,并同时向申请人传送一份副本。
72.3 对译文的意见
申请人可以对国际初步审查报告或国际检索单位依据本细则43之
二.1作出的书面意见的译文的正确性提出书面意见,并将该意见的副本
送交每个有关的选定局和国际局各一份。
第73条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或者国际检索单位书面意见的送达
73.1 副本的制备
国际局应制备根据条约第36条(3)(a)规定应予以送达的文件副本。
73.2 向选定局的送达
(a)国际局应按照本细则93 之二.1 向各选定局进行条约第36 条(3)(a)
所规定的送达,但不应早于自优先权日起算的30 个月届满之日。
(b)如果申请人依据条约第40 条(2)向选定局提出明确请求,国际局
应根据该局或申请人的请求,
(i) 如果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已经按照本细则71.1 传送给国际
局,迅速向该局进行条约第36 条(3)(a)的送达;
(ii) 如果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尚未按照本细则71.1 传送给国际
局,迅速向该局送达由国际检索单位根据本细则43 之二.1
作出的书面意见的副本。
(c)如果申请人撤回要求书或任何或所有的选定,假若国际局已经收
到了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它仍应向选定局或受这一撤回影响的局进行(a)
所述的送达。
第74条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附件的译文及其送交
74.1 译文的内容和送交的期限
(a)如果选定局要求提供条约第39条(1)规定的国际申请的译文,申请
人应在条约第39条(1)适用的期限内送交本细则70.16 中所述的作为国际
初步审查报告附件的任何替换页的译文,除非这种替换页已使用了国际
申请所要求的译文所用的语言。对因根据条约第64条(2)(a)(i) 作出声明
而必须在条约第22条规定适用的期限内向选定局送交国际申请的译文
的,附件译文的送交应适用同一期限。
(b)如果选定局不要求根据条约第39条(1)的规定提供国际申请的译
文,该局可以要求申请人在该条规定的适用期限内,对本细则70.16 所
述的作为国际初步审查报告附件的任何替换页,并在该替换页没有使用
该国际申请公布时所使用的语言的情况下,提交使用该国际申请公布时
所用语言的译文。
第75条
[删除]
第76条
条约第39条(1)规定的副本、译文和费用;优先权文件的译文
76.1、76.2 和76.3[删除]
76.4 提供优先权文件译文的期限
在按条约第39条适用的期限届满以前,不应要求申请人向任何选定
局提供优先权文件的译文。
76.5 本细则22.1(g)、47.1、49、49之二和51之二的适用
本细则22.1(g)、47.1、49、49之二和51之二应予适用,但:
(i) 在上述规定中述及指定局或者指定国之处,应分别理解为述
及选定局或者选定国;
(ii) 在上述规定中述及条约第22条或者第24条(2) 之处,应分别
理解为述及条约第39条(1)或者第39条(3);
(iii)本细则49.1(c) 中“提出的国际申请”一语应由“提出的要求
书”一语代替;
(iv) 为条约第39 条(1)的目的,如果已经制定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根据条约第19 条提出的修改只有在其作为该报告的附件
时,才应要求该修改的译文;
(v) 述及本细则47.1(a)至47.4应理解为述及本细则61.2(d)。
第77条
条约第39条(1)(b)规定的权能
77.1 权能的行使
(a)任何缔约国允许一项期限在条约第39条(1)(a)所规定的期限之后
届满的,应将这样规定的期限通知国际局。
(b)国际局收到(a)所述的任何通知后应迅速在公报上予以公布。
(c)有关缩短前已确定的期限的通知,应对自国际局公布该通知之日
起三个月届满以后提出的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发生效力。
(d)有关延长前已确定的期限的通知经国际局在公报上公布后,应即
对当时正在审查中的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或者在这一公布日期以后提
出的这种要求书生效;如果发出通知的缔约国规定了某一较后的日期,
则自该较后日期起生效。
第78条
向选定局提出的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的修改
78.1 期限
(a) 如果他愿意,申请人应在满足条约第39条(1)(a) 规定的要求之后
一个月内行使其在条约第41条中的权利,即向有关的选定局提出有关权
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的修改;但是,在条约第39条规定的适用期限
届满时条约第36条(1)规定的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送交尚未进行的,申
请人应在该期限届满之日起不超过四个月的期限内行使上述权利。不论
在哪种情形下,只要上述国家的本国法允许,申请人可以在任何以后的
时间行使上述权利。
(b) 在其本国法规定审查只有根据一项特别请求才能开始的任何选
定国中,该本国法可以规定申请人行使根据条约第41条规定权利的期限
或者时间,应与该本国法规定的在根据特别请求进行对本国申请的审查
时提出修改的期限或者时间相同,但该期限不得在(a) 规定的适用期届
满前届满,或者该时间不得在(a)规定的适用期限届满前到来。
78.2 [删除]
78.3 实用新型
选定局应比照适用本细则6.5和13.5 的规定。如果在优先权日起19个
月届满前进行了选定,按照条约第22条所述的适用的期限应为按照条约
第39条所述的适用的期限替代。
第四部分
有关条约第III章的细则
第79条
历法
79.1 日期的表示
申请人、国家局、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以及
国际局,为条约和本细则的目的,应使用耶稣纪元和公历表示任何日期;
或者,如果他们使用其他纪元和历法,也应一并使用耶稣纪元和公历表
示任何日期。
第80条
期限的计算
80.1 以年表示的期限
当期限以一年或者若干年表示时,期限的计算应自有关事件发生的
次日开始,并在以后的有关年份中,于该事件发生的月和日的相应月和
相应日届满,但如果在后来的有关月份中没有相应日,则该期限应在该
月的最后一日届满。
80.2 以月表示的期限
当期限以一个月或者若干月表示时,期限的计算应自有关事件发生
的次日开始,并在以后的有关月份中,于该事件发生日的相应日届满,
但如果在后来的有关月份中没有相应日,则该期限应在该月的最后一日
届满。
80.3 以日表示的期限
当期限以若干日表示时,期限的计算应自有关事件发生的次日开
始,并在计算日数的最后一日届满。
80.4 当地日期
(a)计算任何期限时作为开始日加以考虑的日期应为有关事件发生
时当地的日期。
(b)期限届满的日期应为在当地必须递交所要求的文件或者缴纳所
要求的费用的日期。
80.5 在非工作日或法定假日届满
如果任何文件或者费用必须送达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的任何期
限的届满日是下述日子之一:
(i) 是该局或者该组织不为处理公务办公的日子;
(ii) 是在该局或者该组织所在地不投递普通邮件的日子;
(iii) 在该局或组织位于多个地方时,是该局或组织至少一个所
在地的法定假日,并且该局或组织适用的本国法规定,就
国家申请而言,在此情况下该期限应于次日届满;或者
(iv) 在该局是某成员国委托授予专利权的政府部门时,是该成
员国某部分的法定假日,并且该局适用的本国法规定,就
国家申请而言,在此情况下该期限应于次日届满,
则该期限应顺延至上述四种情形均不存在的次日届满。
80.6 文件的日期
当期限是从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的文件或者书信的发出日开始
时,利害有关的一方可以证明该文件或者书信是在其记载的日期以后的
一日寄出的。在此情况下,为计算期限的目的,实际邮寄日应认为是期
限的开始日。无论该文件或者书信是在何日邮寄的,如果申请人向该国
家局或者该政府间组织提供证据,使其确信该文件或者书信是在其所记
载日期起七日以后收到的,该局或者政府间组织应将自该文件或者书信
的日期开始的期限,推迟若干日届满,推迟的日数应与在文件或者书信
上记载日期七日以后收到该文件或者书信的日数相等。
80.7 工作日的结束
(a)在某一确定日届满的任何期限,应在必须向其递交文件或者必须
向其缴纳费用的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该日停止办公的时刻届满。
(b)任何局或者组织可以不按照(a)的规定,而将期限届满的时刻推迟
至有关日期的午夜。
第81条
对条约所规定的期限的修改
81.1 提议
(a)任何缔约国或者总干事均可根据条约第47条(2)的规定提出修改
期限的提案。
(b)缔约国的提案应送交总干事。
81.2 大会的决议
(a)当提案向大会提出时,总干事应在其议程中包括该提案的那届大
会以前至少两个月将提案文本分送所有缔约国。
(b)在大会讨论上述提案期间,对提案可以进行修改,或者提出修正
案。
(c) 如果投票时出席的缔约国没有一个投票反对,提案即被认为通
过。
81.3 通信投票
(a)选择用通信方式投票时,总干事应向各缔约国发出包括有提案在
内的书面通知,要求缔约国以书面形式投票。
(b)通知中应指定期限,在该期限内包括书面投票的答复应送达国际
局。该期限自通知之日起不得少于三个月。
(c)答复应在赞成或者反对之中选择其一。提出修正案或者只是提出
意见将不认为是投票。
(d)如果没有缔约国反对修改,而且至少有半数缔约国表示赞成、中
立或者弃权的,提案应被认为通过。
第82条
邮递业务异常
82.1 邮递的延误或者邮件的丢失
(a)任何利害有关的当事人可以提出证据,证明他在期限届满前五天
已将文件或者书信付邮。除了在正常情况下非航空邮件付邮后两天内可
送达目的地,或者如果没有航空邮递业务,只有邮件是航空邮寄时才可
以提出这种证据。无论何种情形,只有邮件是由邮政当局挂号时才可提
出此类证据。
(b)如果根据(a)对文件或者书信的邮寄的证明能使作为收件人的国
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满意,邮递的延误应予以宽恕,或者,如果文件或
者书信在邮递中丢失,应允许用一份新副本代替,但利害有关当事人应
证明作为代替的文件或者书信与丢失的文件或者书信相同,并使该国家
局或者政府间组织满意。
(c)在(b)规定的情形中,关于在规定的期限内付邮的证据,以及在文
件或者书信丢失的情况下,代替的文件或者书信和关于其与原件相同的
证据,应在利害有关的当事人注意到,或者经适当努力应注意到该延误
或者丢失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无论如何不得迟于特定案件适用的期限
届满后六个月。
(d)任何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已通知国际局愿意委托快递服务机
构而不是邮政当局来寄送文件或者书信的,应将快递服务机构认为邮政
当局,适用(a) 至(c)的规定。在此情况下,(a)最后一句不适用,但是只
有在快递服务机构在接受寄件时对交寄细节进行登记的,其证据才能接
受。上述通知可以包含一项说明,通知只适用于使用某些特定的快递服
务机构或者满足某些特定标准的快递服务机构的寄件。国际局应将通知
中的信息在公报中予以公布。
(e) 任何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在下列情况下也可以适用(d)的规
定:
(i) 在适用的情况下,即使所委托的快递服务机构不是(d)的有
关通知中说明的特定机构,或者不满足所说明的特定标准;
或者
(ii) 即使该局或者该组织没有向国际局送交(d)所述的通知。
82.2 邮递业务中断
(a)任何利害有关当事人可以提出证据证明,在期限届满日之前十日
中的任何一日里,在该当事人的居住地、营业地或者逗留地,由于战争、
革命、内乱、罢工、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类似原因邮递业务中断。
(b)如果对上述情况的证明能使作为收件人的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
织满意,邮递的延误应予以宽恕,但利害有关的当事人应证明他在邮递
业务恢复后五天内已将邮件付邮,并能证明得使该局或者该组织满意。
本细则82.1(c)的规定应予比照适用。
第82条之二
指定国或者选定国对延误某些期限的宽恕
82 之二.1 条约第48 条(2)中“期限”的含义
条约第48 条(2)中述及的“期限”应解释为:
(i) 条约或者本细则中规定的任何期限;
(ii) 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或者国际局规
定的任何期限,或者受理局根据其本国法可以适用的任何
期限;
(iii) 申请人在指定局或者选定局办理任何事务时,各该局规定
的、或者各该局所适用的本国法规定的任何期限。
82 之二.2 权利的恢复以及条约第48 条(2)适用的其他规定
条约第48条(2)所述本国法关于指定国或者选定国对于延误期限给
予宽恕的规定,是指那些不顾未能遵守期限而规定予以恢复权利、复原、
回复原状或继续程序的条款,以及任何其他规定延长期限或者对延误期
限给予宽恕的条款。
第82条之三
受理局或者国际局所犯错误的更正
82 之三.1 有关国际申请日和优先权要求的错误
如果申请人提出证明使指定局或者选定局满意地认为,由于受理局
的错误而使国际申请日有误,或者优先权的要求被受理局或国际局错误
地认为没有提出,而且这种错误是这样的错误,假如其为指定局或者选定
局自己所犯,该局即可根据本国法或者本国惯例予以更正,则该局即应更
正该错误,并应将国际申请看作是已经给予了更正后的国际申请日,或者
该优先权要求未被认为没有提出。
第83条
在各国际单位执行业务的权利
83.1 权利的证明
国际局、主管国际检索单位和主管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可以要求提供
条约第49条所述的有执行业务权利的证明。
83.1 之二 国际局是受理局的情形
(a)有权在申请人是其居民或者国民的,或者在有几个申请人的情
形,申请人之一是其居民或者国民的缔约国的国家局或者代表该国的
局执行业务的任何人,有权就该国际申请在按照细则19.1(a)(iii)
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执行业务。
(b)任何人有权在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执行有关国际申请业务的,
有权在国际局的任何其他工作中以及主管国际检索单位或主管国际初步
审查单位执行与该申请有关的业务。
83.2 通知
(a)利害有关人员声称有权在某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执行业务的,
该局或者该组织应根据请求通知国际局、主管国际检索单位或者主管国
际初步审查单位,说明该人是否享有在该局或者该组织执行业务的权
利。
(b)上述通知应分情况对国际局、国际检索单位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
位具有约束力。
第五部分
有关条约第V章的细则
第84条
代表团的费用
84.1 费用由政府负担
参加条约所设立的或者在条约之下的任何机构的各代表团的费用,
应由指派该代表团的政府负担。
第85条
大会不足法定人数
85.1 通信投票
在条约第53条(5)(b)所规定的情形下,国际局应将大会的决议(有关
大会本身程序以外的决议)送达未派代表出席会议的各缔约国,并邀请
其自送达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表示其投票或者弃权。如果在该期限届
满时,以这种方式表示其投票或者弃权的缔约国数目达到了构成那次会
议本身开会的法定人数所缺少的缔约国的数目,同时只要达到了所需要
的多数,该决议即应生效。
第86条
公报
86.1 内容和形式
(a)条约第55条(4)所述的公报应包含:
(i) 对于公布的每项国际申请,从按照本细则48公布的小册子的
扉页摘出的行政规程规定的事项,该扉页上的附图(如果有
时)和摘要;
(ii) 应向受理局、国际局以及国际检索单位和初步审查单位缴纳
各种费用的收费表;
(iii)根据条约或者本细则的规定需要公布的通知;
(iv) 指定局或者选定局向国际局提供的关于指定或者选定该局
的国际申请是否符合本条约第22条或者第39条要求的信息;
(v) 行政规程规定的任何其他有用的信息,但以条约或者本细则
不禁止接触这些信息为限。
(b)(a)所述的信息应以两种形式可以得到:
(i) 作为纸件形式的公报,应包括从按照本细则48公布的小册子
的扉页摘出的行政规程规定的事项(“著录事项”)以及(a)(ii)
至(v)所述的内容;
(ii) 作为电子形式的公报,应包括著录事项,该扉页上的附图
(如果有时)和摘要。
86.2 语言;公报的获得
(a)纸件形式的公报应出版双语(英语和法语)版本。如果出版费用通
过出售或者补助金能得到保证,也应出版其他语种的版本。
(b)大会可以命令出版(a)所述语种以外语种的公报版本。
(c)本细则86.1(b)(ii) 所述电子形式的公报,应当以行政规程中规定的
任何电子方法和手段同时提供英语和法语版本。国际局负责英语和法语
的翻译。国际局应保证在出版包含有国际申请的小册子的公布当日或其
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供电子形式的公报。
86.3 出版周期
公报的出版周期应由总干事确定。
86.4 出售
公报的预订价格和其他售价应由总干事确定。
86.5 公报名称
公报的名称应由总干事确定。
86.6 其他细节
有关公报的其他细节可在行政规程中予以规定。
第87条
出版物的份数
87.1 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国际检索单位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均有权免费得到每一公布的
国际申请、公报和由国际局公布的有关条约或者本细则的任何其他的一
般出版物各二份。
87.2 国家局
(a)任何国家局均有权免费得到每一公布的国际申请、公报和由国际
局公布的有关条约或者本细则的任何其他的一般出版物各一份。
(b)上面(a)所述的出版物应根据特别请求寄送。如果出版物以一种以
上的语种出版,请求应说明要求的语种。
第88条
本细则的修改
88.1 需要一致同意
修改本细则的以下规定需要在大会上有投票权的国家对修改提议
均不投反对票:
(i)本细则14.1(传送费);
(ii)[删除]
(iii)本细则22.3(条约第12条(3)规定的期限);
(iv)本细则33(与国际检索有关的现有技术);
(v)本细则64(与国际初步审查有关的现有技术);
(vi)本细则81(对条约所规定的期限的修改);
(vii)本款(即本细则88.1)。
88.2 [删除]
88.3 要求某些国家不反对
修改本细则的以下规定要求条约第58条(3)(a)(ii)中所述的并且在大
会上有投票权的国家对修改提议均不投反对票:
(i)本细则34(最低限度文献);
(ii)本细则39(根据条约第17条(2)(a)(i)规定的主题);
(iii)本细则67(根据条约第34条(4)(a)(i)规定的主题);
(iv)本款(即本细则88.3)。
88.4 程序
修改本细则88.1或者88.3 所述各规定的提案,如该提案须由大会决
定,应在大会为就此提案作出决定而举行的会议召开之前至少两个月送
交各缔约国。
第89条
行政规程
89.1 范围
(a)行政规程应包含下列规定:
(i)关于本细则明确规定由行政规程规定的事项;
(ii)有关适用本细则的细节。
(b)行政规程不得与条约、本细则的规定,或者与国际局和国际检索
单位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所缔结的任何协议的规定相抵触。
89.2 渊源
(a)行政规程应由总干事在与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
单位磋商后予以拟订和颁布。
(b)行政规程可以由总干事在与同修改有直接关系的局或者单位磋
商后予以修改。
(c)大会可以要求总干事修改行政规程,总干事应依照办理。
89.3 公布和生效
(a)行政规程及其修改均应在公报中公布。
(b)每次公布应说明公布的规定的生效日期。不同的规定可有不同的
生效日期,但任何规定均不得在公报公布之前生效。
第六部分
有关条约各章的细则
第89 条之二
国际申请和其他文件用电子形式或
以电子方法的提出、处理和传送
89 之二.1 国际申请
(a)除(b)至(e)另有规定外,按照行政规程,国际申请可以用电子形式
或以电子方法提出和处理,条件是任何受理局应允许用纸件形式提出国
际申请。
(b)除行政规程另有特别规定外,本细则的规定比照适用于用电子形
式或以电子方法提出的国际申请。
(c)行政规程应对全部或部分用电子形式或以电子方法提出的国际
申请的提出和处理制定规定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有关的收件通知,给
予国际申请日的程序,形式要求及不符合这些要求的后果,文件的签字,
文件的证明方法以及与各局和单位通信的当事人的识别方法,以及条约
第12条对受理本、登记本和检索本的操作,并且可以包含对用不同语言
提出的国际申请的不同规定和要求。
(d)任何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均无义务受理或处理用电子形式或以
电子方法提出的国际申请,除非它已通知国际局准备按行政规程中适用
的规定受理或处理用电子形式或以电子方法提出的国际申请。国际局应
将得到的这种通知的信息在公报上予以公布。
(e)任何已经根据(d)向国际局发出通知的受理局,不得拒绝处理用电
子形式或以电子方法提出的符合行政规程要求的国际申请。
89 之二.2 其他文件
本细则89之二.1的规定比照适用于与国际申请有关的其他文件和信
函。
89 之二.3 各局之间的传送
当条约、本细则或行政规程规定国际申请的送达、通知或传送(送
达)以及通知、通讯、通信或其他文件由一个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传送
给另一个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时,在发送方和接受方同意的情况下,这种
送达可以用电子形式或通过电子方法进行。
第89条之三
以纸件提出的文件的电子形式副本
89 之三.1 以纸件提出的文件的电子形式副本
任何国家局或政府间组织可以规定,如果国际申请或与国际申请有
关的其他文件是用纸件提出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一份符合行政规程规定
的该文件的电子形式副本。
第90条
代理人和共同代表
90.1 委托代理人
(a)申请人可以委托有权在受理国际申请的国家局执行业务的人,或
者如果国际申请是向国际局提出的,委托有权在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执
行有关该国际申请的业务的人为其代理人,代表他在受理局、国际局、国
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办理事务。
(b)申请人可以委托有权在作为国际检索单位的国家局或者政府间
组织办理事务的人为其代理人,代表他专门在该单位办理事务。
(c)申请人可以委托有权在作为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国家局或者政
府间组织办理事务的人为其代理人,代表他专门在该单位办理事务。
(d)根据(a)接受委托的代理人,除委托文件中另有规定外,可以委托
一个或者多个副代理人作为申请人的代理人在下述局或者单位代表申请人:
(i)在受理局、国际局、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办理事务,
但条件是接受委托为副代理人的人,根据具体情况,有权在受理该国际申
请的国家局执行业务,或者有权在作为受理局的国际局就该国际申请执行业务;
(ii) 专门在国际检索单位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办理事务,但条
件是接受委托为副代理人的人有权在作为国际检索单位或
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执行业务。
90.2 共同代表
(a) 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并且他们没有根据本细则
90.1(a) 委托一个代理人代表他们全体(“共同代理人”),如果其中一个
申请人有权根据条约第9条提出国际申请,可以被其他申请人委托为他
们的共同代表。
(b) 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并且他们没有根据本细则
90.1(a) 委托一个共同代理人或者根据(a)委托一个共同代表,请求书中名
列第一位的有权根据本细则19.1 向受理局提出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应
被认为是所有申请人的共同代表。
90.3 代理人和共同代表的行为,或者对其进行的行为的效力
(a)代理人的行为或者对代理人进行的行为,应具有该申请人的行
为,或者对该申请人进行的行为的效力。
(b)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或者有几个代理人代表同一个
申请人,其中任何一个代理人的行为,或者对其中任何一个代理人进行
的行为,应具有该申请人或者该几个申请人的行为,或者对该申请人或
者该几个申请人进行的行为的效力。
(c)除本细则90之二.5(a)第二句另有规定外,共同代表或者其代理人
的行为,或者对共同代表或者其代理人进行的行为,应具有全体申请人
的行为,或者对全体申请人进行的行为的效力。
90.4 委托代理人或者共同代表的方式
(a)委托代理人应由申请人通过签署请求书、要求书或者单独的委托
书来进行。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委托共同代理人或者共同
代表应由每个申请人,由其自己选择,签署请求书、要求书或者单独的
委托书。
(b)除本细则90.5另有规定外,单独的委托书应提交给受理局或者国
际局,但是,如果委托书是根据本细则90.1(b) 、(c)或者(d)(ii) 委托代理
人,它应根据情况提交给国际检索单位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c) 如果单独的委托书没有签字,或者如果没有所要求的单独的委
托书,或者如果被委托人的姓名或者地址的记载不符合本细则4.4的规
定,除该缺陷被改正外,该委托书应认为不存在。
(d)尽管有(e)的规定,任何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国际初步审查单
位和国际局都可以放弃(b)中规定的向其提交单独的委托书的要求,在
这种情况下,(c)不予适用。
(e)当代理人或共同代表提交任何本细则90之二.1至90之二.4所述的
撤回通知,则不能按照(d)的规定放弃(b)对单独的代理人委托书的要求。
90.5 总委托书
(a)就一个特定的国际申请委托代理人,申请人可以通过在请求书、
要求书或者单独的通告中引用现存的单独的委托书来进行,表示申请人
委托该代理人代表申请人办理该申请人可能提出的任何国际申请的事
务(即“总委托书”),但条件是:
(i) 该总委托书已根据(b)的规定提出;并且
(ii) 该总委托书的一份副本已根据情况附在请求书、要求书或
者单独的通告的后面;该副本无须签字。
(b)该总委托书应提交给受理局,但是,如果它根据本细则90.1(b) 、
(c)或者(d)(ii)委托代理人,应根据情况提交给国际检索单位或者国际初
步审查单位。
(c)任何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可以放弃(a)(ii)
中有关总委托书的一份副本根据情况应附在请求书要求书或者单独的
通告的后面的要求。
(d)尽管有(c)的规定,当代理人向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或国际初步
审查单位提交任何本细则90之二.1至90之二.4所述的撤回通知时,应向
该局或单位提交总委托书的一份副本。
90.6 撤销和辞去委托
(a)对任何代理人或者共同代表的委托都可以由委托人或者其权利
继受人予以撤销,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由该代理人根据本细则90.1(d)
进行的副代理人的委托也应被认为撤销。根据本细则90.1(d) 委托的副代
理人也可以由有关的申请人予以撤销。
(b)根据本细则90.1(a) 委托的代理人,除另有说明外,应具有撤销根
据该规定以前委托的任何代理人的效力。
(c)委托共同代表,除另有说明外,应具有撤销以前委托的任何共同
代表的效力。
(d)代理人或者共同代表可以通过一份由他亲笔签字的通知辞去对
其的委托。
(e)本细则90.4(b) 和(c)应比照适用于根据本规定提出的撤销或者辞
去的任何文件。
第90条之二
撤回
90 之二.1 国际申请的撤回
(a)申请人可以在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届满前的任何时候撤回国际
申请。
(b)撤回应在收到申请人,根据其选择,提交给国际局或受理局,或
者在条约第39条(1)适用的情况下,提交给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通告时
生效。
(c)如果申请人提交的,或者由受理局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送交的
撤回通告是在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完成前到达国际局的,不应进行国际
申请的国际公布。
90 之二.2 指定的撤回
(a)申请人可以在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届满前的任何时候撤回对任
何指定国的指定。对已被选定的国家的指定的撤回应导致撤回根据本细
则90之二.4所作的相应的选定。
(b)如果指定一个国家的目的是为了既获得国家专利又获得地区专
利,除另有说明外,撤回对该国的指定应认为仅撤回为获得国家专利的
指定。
(c)撤回对所有指定国的指定,应作为根据本细则90之二.1撤回国际
申请来处理。
(d)撤回应在收到申请人,根据其选择,提交给国际局或受理局,或
者在条约第39条(1)适用的情况下,提交给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通告时
生效。
(e)如果申请人提交的或者由受理局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送交的
撤回通告是在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完成前到达国际局的,不应进行指定
的国际公布。
90 之二.3 优先权要求的撤回
(a)申请人可以在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届满前的任何时候,撤回在国
际申请中根据条约第8条(1)提出的优先权要求。
(b)如果国际申请包含一个以上的优先权要求,申请人可以对一个或
者多个或者全部优先权要求行使(a)规定的权利。
(c)撤回应在收到申请人,根据其选择,提交给国际局或受理局,或
者在条约第39条(1)适用的情况下提交给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的通告时生
效。
(d)如果优先权要求的撤回引起优先权日的变更,任何自原优先权日
起计算并且尚未届满的期限,除(e)另有规定外,应自变更后的优先权
日起计算。
(e)对于条约第21条(2)(a)所述的期限,如果申请人提交的或者受理
局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送交的撤回通告是在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完
成后到达国际局的,国际局仍然可以在所述的自原优先权日起计算期限
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公布。
90 之二.4 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或者选定的撤回
(a)申请人可以在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届满前的任何时候撤回国际
初步审查要求书或者任何一个选定或者全部选定。
(b)撤回自国际局收到申请人提交的通告时生效。
(c)如果申请人将撤回通告提交给了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该单位应在
通知上标明收到的日期并将其迅速送交国际局。该通告应被认为于所标
明的日期提交给了国际局。
90 之二.5 签字
(a) 除(b)另有规定外,本细则90之二.1至90之二.4所述的任何撤回通
告应由申请人签字,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人,则由所有申请人签
字。根据本细则90.2(b) 被认为是共同代表的申请人,除(b)另有规定外,
无权代表其他申请人在这样的通知上签字。
(b)15 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提出的国际申请中指定的国家
的本国法要求本国申请应由发明人提出,并且身为发明人向该指定国申
请的申请人经相当努力后不能被找到或者联系上,本细则90 之二.1 至
90 之二.4 所述的撤回通告不必由该申请人(“有关申请人”)签字,只
要至少有一个申请人已在该通告上签字,并且
(i) 提交了根据情况令受理局、国际局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满意的关于缺少有关的申请人签字的说明;或者
(ii) 关于本细则90之二.1(b) 、90之二.2(d) 或者90之二.3(c) 所述的
撤回通告,有关的申请人没有在请求书上签字,但符合本
细则4.15(b)规定的要求;或者
(iii) 关于本细则90之二.4(b)所述的撤回通告,有关的申请人没
有在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上签字但符合本细则53.8(b) 规定
的要求。
90 之二.6 撤回的效力
(a)根据本细则90之二撤回国际申请、任何指定、任何优先权要求、
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或者任何选定,对已根据条约第23条(2)或者第40
15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15。
条(2)开始处理或者审查国际申请的任何指定局或者选定局没有效力。
(b)根据本细则90之二.1撤回国际申请的,该国际申请的国际处理应
即终止。
(c)根据本细则90之二.4撤回要求书或者所有的选定的,国际初步审
查单位对该国际申请的处理应即终止。
90 之二.7 条约第37 条(4)(b)规定的权能
(a)任何缔约国其本国法规定了条约第37 条(4)(b)后半部分所述内容
的,应以书面通知国际局。
(b)国际局应将(a)所述的通知迅速在公报上予以公布,并且该通知应
对在这种公布之日起一个月以后提出的国际申请生效。
第91条
文件中的明显错误
91.1 更正
(a)除(b)至(g之四)另有规定外,申请人提出的国际申请或者其他文
件中的明显错误可以更正。
(b)在国际申请或者其他文件中由于书写了某些并非明显打算写的
东西而造成的错误应认为明显错误。更正本身应是明显的,即任何人都
会立即领会除了提出更正的内容以外不可能是指其他东西。
(c)遗漏国际申请的整个部分或者整页,即使明显地是由于例如在复
印或者装订时的疏忽,也不得更正。
(d)更正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作出。有关单位发现看来是明显的错
误,可以通知申请人按照(e)至(g之四)规定,提出更正的要求。有关请
求更正的方式比照适用本细则26.4的规定。
(e)任何更正应有以下单位的明确许可:
(i) 如果请求书有错误,应有受理局的许可;
(ii) 如果国际申请除请求书以外其他部分有错误,或者向国际
检索单位提交的其他文件有错误,应有该单位的许可;
(iii) 如果国际申请除请求书以外的其他部分有错误,或者向国
际初步审查单位提交的其他文件有错误,应有该单位的许
可;
(iv) 如果除国际申请或者对该申请的修改或者改正以外向国际
局提交的其他文件有错误,应有该局的许可。
(f)任何单位许可或者拒绝更正,均应将其许可或者拒绝迅速通知申
请人,在拒绝的情况下,应说明拒绝的理由。许可更正的单位应迅速相
应地通知国际局。拒绝给予更正许可的,如果在根据(g之二)、(g之三)、
或者(g之四)规定的有关时间以前申请人提出了请求,并缴纳了特别费
用(该项费用数额应在行政规程中予以规定)国际局应把更正请求和国
际申请一起公布。在国际申请小册子未用来进行该项送达,或者国际申
请由于条约第64条(3)的规定而未公布时,更正请求书的副本应包括在
按照条约第20条的送达中。
(g)除(g之二)、(g之三)和(g之四)另有规定外,上述(e)所述的更正许
可应在下述条件下生效:
(i) 受理局或者国际检索单位给予许可的,如果给国际局的通知
在自优先权日起17个月届满前送达该局;
(ii)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给予许可的,如果许可是在国际初步审查
报告制定之前给予的;
(iii)国际局给予许可的,如果许可是在自优先权日起17个月届满
以前给予的。
(g之二)如果根据(g)(i)规定作出的通知送达国际局的时间,或者国际
局许可进行根据(g)(iii)规定的更正的时间是在自优先权日起17个月届
满之后,但在进行国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完成之前,许可应有效,并应将
更正合并在该公布中。
(g之三)申请人请求国际局在自优先权日起18个月届满前公布其国
际申请的,为了使更正许可有效,根据(g)(i)规定作出的通知送达国际
局的时间,以及国际局许可进行(g)(iii)的更正的时间必须不迟于进行国
际公布的技术准备完成之时。
(g之四)国际申请由于条约第64条(3)的规定而未公布的,为了使更
正许可有效,根据(g)(i)规定作出的通知送达国际局的时间,以及国际
局许可进行(g)(iii)的更正的时间,必须不迟于条约第20条规定送达该国
际申请的时间。
第92条
通信
92.1 书信和签字的必要性
(a)申请人在条约和本细则规定的国际程序中送交的任何文件,除国
际申请本身以外,如其本身并非书信形式,则应附有一书信,说明与其
有关的国际申请。该书信应由申请人签字。
(b)如果(a)规定的要求没有遵守,应将没有遵守要求的情况通知申请
人,并请其在通知中规定的期限内将遗漏补正。规定的期限根据情况应
适当;即使规定的期限在提交文件适用的期限届满之后(或者即使后一
期限已经届满),该期限自通知邮寄日起仍不得少于10日和多于一个月。
如果遗漏在通知中规定的期限内已经补正,该遗漏应不予理会;否则,
应通知申请人说明该文件已被置之不理。
(c)如果(a)规定的要求没有遵守之事被忽视,并且该文件在国际程序
中已经予以考虑,则没有遵守要求之事在随后的程序中不产生影响。
92.2 语言
(a)除本细则55.1、66.9 和本条(b)另有规定外,申请人向国际检索单位
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提交的任何书信或者文件,均应使用与其有关的
国际申请相同的语言。但是,如果国际申请的译文根据本细则23.1(b)已
经送交,或者根据本细则55.2已经提交的,应使用该译文的语言。
(b)申请人向国际检索单位或者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提交的任何书信
可以使用不同于国际申请的语言,但以该单位许可使用该语言为限。
(c)[删除]
(d)申请人写给国际局的书信应使用英语或者法语。
(e)国际局向申请人或者向任何国家局发出的任何书信或者通知应
使用英语或者法语。
92.3 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的邮件
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发出或者送交的任何文件或者书信的日期
构成条约或者本细则所规定的期限的起算日的,该文件或者书信应以航
空邮递,只有在非航空邮件在正常情况下付邮后两天内可到达目的地或
者没有航空邮递业务的情况下才可以用非航空邮递代替航空邮递。
92.4 电报机、电传机、传真机等的使用
(a)尽管有本细则11.14和92.1(a)的规定,但除(h)另有规定外,构成国
际申请的文件以及在申请之后提交的与其有关的任何文件或者信函,在
可行的范围内,可以使用电报机、电传机、传真机或者其他类似的能产
生打印或书面文件的通讯手段送交。
(b)通过传真送交的文件上的签字,为条约和本细则的目的,应认为
是适当的签字。
(c)如果申请人已试图通过(a)所述的任何手段送交文件,但收到的部
分或者全部文件字迹不清,或者部分文件没有收到,在收到的文件字迹
不清或者试图进行的送交失败的限度内,该文件应作为没有收到处理。
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应迅速相应地通知申请人。
(d)任何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可以要求,依(a)所述的任何方法传送
的任何文件的原件以及说明该在先送交的附信应于传送日起14日内提
交,但是条件是,这种要求已经通知国际局,并且国际局已在公报上公
布了该信息。该通知应指明这种要求是涉及全部文件还是仅涉及某些种
类的文件。
(e)如果申请人没有提交(d)规定的文件的原件,有关的国家局或者政
府组织,根据送交的文件种类并且考虑了本细则11和26.3 的规定,可以
(i) 放弃(d)规定的要求;或者
(ii) 通知申请人在通知书中规定的根据情况是适当的期限内提
交送交的文件的原件。
但是,如果送交的文件有缺陷,或者已显示出原件有缺陷,而且这种缺
陷是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可以发通知要求改正的,该局或者该组织可
以在根据(i)或者(ii)的处理的同时发出改正通知,或者以发出改正通知
取代根据(i)或(ii)的处理。
(f)如果根据(d) 的规定不需要提交文件的原件,但国家局或者政府间
组织认为有必要收到原件的,它可以按(e)(ii)的规定发出通知。
(g)如果申请人没有履行(e)(ii)或者(f)通知的要求:
(i) 当有关的文件是国际申请,该国际申请应被认为撤回,并且
受理局应如此宣布;
(ii) 当有关的文件是随国际申请之后的文件,该文件应被认为没
有提交。
(h)任何国家局或者政府间组织无义务接受通过(a)所述的方法提交
的任何文件,除非它已通知国际局它准备通过这种方法接受文件,并且
国际局已将这种信息在公报上予以公布。
第92条之二
请求书或者要求书中某些事项变更的记录
92 之二.1 由国际局记录变更
(a)根据申请人或者受理局的请求,国际局应对请求书或者国际初步
审查要求书中下列事项的变更予以记录;
(i)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居所、国籍或者地址;
(ii)代理人、共同代表或者发明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b)对其在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的期限届满后收到的变更记录请求,
国际局对请求的变更不应予以记录。
第93条
记录和文档的保存
93.1 受理局
各受理局应保存与每一个国际申请或据称的国际申请有关的记录,
包括受理本,至少10年,自国际申请日起,或者如未确定国际申请日的,
自收到日起计算。
93.2 国际局
(a)国际局应保存任何国际申请的文档,包括登记本,至少30年,自
收到登记本之日起计算。
(b)国际局的基本记录应无限期地保存。
93.3 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各国际检索单位和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应保存它收到的每一个国
际申请的文档至少10年,自国际申请日起计算。
93.4 复制件
为本条的目的,记录、副本和文档也可用摄影的、电子的或其他形式
的复制件保存,条件是这些复制件能够符合本细则93.1 至93.3 规定的关
于保存记录、副本和文档的义务。
第93 条之二
文件送达的方式
93 之二.1 根据请求的送达;通过数字图书馆的送达
(a)条约、本细则或行政规程规定国际申请、通知、通讯、通信或其
他文件(“文件”) 由国际局送达、通知或传送(“送达”)给任一指定
局或选定局的,这种送达应仅根据有关局的请求、并在该局确定的时间
进行。这种请求可以就个别文件或某一类或多类文件提出。
(b) 在国际局和指定局或选定局同意的情况下,(a)所述的送达应
认为是自国际局按照行政规程的规定以电子形式将该文件放入该局可
以获得,并从而能够检索到该文件的数字图书馆中之时起生效。
第94条16
文档的获得
94.1 获得国际局持有的文档
16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16。
(a)根据申请人或者申请人授权的任何人的请求,国际局以收取服务
费用为条件,应提供其文档中所包含的任何文件的副本。
(b) 国际局根据任何人的请求,但不在国际申请的国际公布以前,
并除条约第38条和本细则44之三.1另有规定外,以收取服务费用为条
件,应提供其文档中所包含的任何文件的副本。
(c)17 国际局根据选定局的请求,应以国际局的名义依据(b)提供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副本。国际局应在公报上迅速公布任何这类请求的
细节。
94.2 获得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持有的文档
根据申请人或者申请人授权的任何人的请求,或者一旦国际初步审
查报告作出之后,根据任何选定局的请求,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以收取服
务费用为条件,应提供其文档中所包含的任何文件的副本。
94.3 获得选定局持有的文档
如果选定局适用的本国法允许第三方查阅国家申请的文档,该局可
以允许在与本国法规定的查阅国家申请文档的相同程度内,但不得在国
际申请的国际公布以前查阅其文档中所包含的与国际申请相关的任何
文件,包括与国际初步审查相关的任何文件。文件副本的提供可以以收
取服务费用为条件。
第95条
译本的取得
95.1 提供译文的副本
(a)根据国际局的请求,任何指定局或者选定局应向国际局提供申请
人向该局提供的国际申请的译文副本。
(b)根据请求,国际局以收费为条件可以向任何人提供根据(a)规定收
到的译文副本。
17 编者注:见过渡安排,特别是注释17。
 
第96条(此条数与考试指南书本一致)
费用表
96.1 附于本细则的费用表
本细则15和57所述的费用数额应以瑞士货币表示,并应在费用表中
列出,费用表附于本细则,并且是本细则不可分的一部分。
费用表18
(20094 年1 7 月1 日起生效)
费用名称 数额
1. 国际申请费(本细则15.2): 1400 1330 瑞士法郎,外加国际申
请超出三十30页部分的每页15 瑞 士
法郎
2.补充检索手续费(本细则45之二.2): 200瑞士法郎
23. 手续费 19(本细则57.2) 200 瑞士法郎
费用的减少
34. 如果国际申请的提交按照并符合行政规程的规定,国际申请费按照
以下数额减少:
(a)以纸件形式并附有其电子形式
副本,请求书和摘要是字符编码格式
100 瑞士法郎
(b)电子形式,以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请求书
没有使用字符码格式的电子形式
提交,
2100 瑞士法郎
(c)电子形式,请求书使用字符码格式 200瑞士法郎
(cd)电子形式,请求书、以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和摘要
使用字符码格式的电子形式提
交,
300 瑞士法郎
45. 国际申请由以下申请人提交的,项目1的国际申请费(适用的情况下, 已
按照3 项目4减少)和项目2的补充检索手续费和项目3的手续费减少7590%:
(a) 是自然人,并且是人均国民收入低于3,000 美元的国家的国民和居民(依据联合国用于确定1995 、1996 和1997 年缴纳会费分摊估算标准的
比额表的人均国民收入数字);或者是由PCT成员国大会根据本分段指定的适当标准决定的下述国家之一的国民和居民;安提瓜和巴布达、巴林、巴巴多斯、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阿曼、塞舌尔、新加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或
(b) 无论是否自然人,申请人是联合国确定为最不发达国家的国民和居民;
并且居住在该国;
但如果有多个申请人,则每一个申请人都需满足(a)或(b)的条件。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深圳知识产权律师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